一、“十四五”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新形勢
張龍強在報告中系統講述了世界鋼鐵與中國鋼鐵工業發展變化歷程。他表示,中國鋼鐵工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基礎性產業,經歷了70多年的發展,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最大規模的鋼鐵工業體系,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工藝和技術,向世界提供著最豐富、最齊全的鋼鐵產品,是真正的國之重器,鋼鐵脊梁。
對于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新形勢,張龍強表示,“十四五”開局,中國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帶動鋼材需求持續增長。但在產能產量雙控、雙碳目標約束和能耗雙控加嚴“三雙”新形勢下,全年粗鋼產量將保持穩中微降,中國鋼材將以優先滿足國內需求為主。隨著退稅調整政策逐步落地,我國鋼材出口和粗鋼凈出口已經開始下降,未來還將進一步下降,中國鋼鐵大規模出口的時代將不再持續。
此外,張龍強對當前鋼材市場價格、未來鋼鐵產業發展格局、工藝流程結構調整趨勢等進行了分析判斷。他表示,未來十年是中國鋼鐵實現“三個全面”的關鍵期,中國鋼鐵工業將呈現“145N”重組總體格局。
二、“十四五”中國鋼鐵工業政策解析
對于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張龍強指出,盡管當前鋼鐵行業保持較好盈利能力,但是國際四大礦以其低廉的運營成本和高度集中壟斷模式,嚴重地吞噬了中國鋼鐵企業的利潤空間,不利于全產業鏈健康發展。壓減國內粗鋼產量有效抑制鐵了礦石價格過快上漲,提升了國內鋼鐵行業整體效益,也有助于實現能耗雙控目標和降低碳排放,是中國鋼鐵工業主動適應“十四五”發展新形勢、實施跨周期調節的政策體現。因此,鋼鐵行業企業應正確認識壓減粗鋼產量政策,共同支持、維護和鞏固壓減產量取得的成果。
對于能耗雙控加嚴,張龍強表示,短期內雙控雙碳疊加限電,鋼鐵企業尤其是獨立的全廢鋼短流程企業將面臨嚴峻的用電限制和成本上升的挑戰;但長遠看,可再生能源將從原來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補充變為主體,隨著能耗雙控成果的實現和能源供應能力的增長,大面積電力短缺的現象預計不會再發生。未來十年能耗強度仍需要繼續較大幅度下降,制造業“雙控”仍需加碼。建議鋼鐵企業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費強度;二是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水平;三是優化產品結構并提高產品附加值;四是深化智能制造;五是積極推進綠色金融等相關工作。
三、“十四五”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分析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張龍強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鋼鐵工業將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議全面推進“三雙結合”、強化“兩個引領”、建設“兩個市場”。其中“三雙結合”即結合雙碳目標約束、結合能耗雙控加嚴、結合粗鋼產能產量雙控,“兩個引領”即高質量發展引領、標準化引領,“兩個市場”即碳市場、廢鋼資源市場。
綜上,“十四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將以綠色、低碳、智能為底色,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實施綠色低碳工程、加強標準和智能引領、優化產業結構、強化資源保障、開展技術創新、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全面提升質量效益,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
最后,張龍強結合鹽城市區位優勢、產業結構現狀、環保約束等發展實際,針對性提出了關于鹽城市鋼鐵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