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環相扣”緊聯系
面對戰火紛飛的鋼鐵市場,張鋼對品種鋼開發提出具體部署,開發思路日漸明晰,措施不斷周密。“煉鋼廠樹立‘下道工序就是客戶的’責任意識,要求各生產工序緊密聯系,穩定節奏、控制好溫度,通過精細化管理把握每個關鍵節點,逐級為下一道工序創造好條件。”張鋼煉鋼廠廠長劉春華說。
煉鋼廠及時梳理,調整工作方案,成立了轉爐、精煉、連鑄三個重點環節的SBU小組,細化措施,完善各項應急預案。從原材料入手,深入開展撈渣工作,穩定鐵水成分及裝入量,加強對合金、散料的管控力度,精確把控冶煉溫度,減少過氧化等轉爐環節對品種鋼質量的影響。穩定爐機節奏,優化精煉工藝,回收利用精煉渣,切實利用精煉爐做好成分微調。連鑄環節重點加強全程保護,減少氣體和夾雜物含量。此外,煉鋼廠將降低鋼水過程溫降作為近期的重點攻關課題,全流程保溫活動正如火如荼,將通過對鋼包加蓋、改進中包烘烤器等措施,提升鋼包、中間包的凈化、保溫功能。
“道道把關”控溫度
張鋼軋鋼廠廠長夏洪林說:“品種鋼開發將以SBU模式為主,目前根據新產品開發特點和工藝要求,軋鋼廠成立了加熱爐區域品種鋼小組、軋鋼區域品種鋼小組、風冷線區域品種鋼小組及售后服務品種鋼小組,及時調查反饋品種鋼市場前沿信息,與煉鋼廠、科技處、質檢計控處密切配合,迅速推進品種鋼開發戰略。”
軋鋼廠精益組織生產,責任和工作任務落實。嚴密關注加熱溫度、吐絲溫度及料型,以把控各環節溫度作為重點研究課題,強化標準化操作,精準各個測溫點,根據鋼種及時調整軋制溫度。穩定加熱溫度,加熱爐操作實現3班統一,通過調節兩側噴嘴和爐膛溫度;對出爐輥道加裝保溫罩,減少軋制溫降;針對中間軋件溫降不均的情況,將粗中軋改為有孔型軋制;精軋區域嚴格控冷,加強對水箱的日常維護;提高高溫計的穩定性和靈敏度,為縮短冷卻不均、性能不穩定的產品長度打好基礎;調整風冷區域風機風量分布,增加升降輥道風機數量,提高冷卻強度;增設2臺高溫計,詳細繪制冷卻曲線圖,對不同鋼種進行工藝分析,調整輥道速度與風量達到最佳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