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物流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
中信建投經濟咨詢園區經濟研究員張久松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鋼鐵貿易量不斷增加,鋼鐵物流規模大幅增長,但目前鋼鐵物流總體水平仍然偏低,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要求,加之城市功能分區定位調整,部分傳統鋼材市場面臨搬遷轉移,改建或新建鋼材市場變得更加迫切。同時,鋼鐵企業盈利下滑,亟須降低物流業成本,這都為現代化鋼鐵物流園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鋼鐵物流發展和物流園區建設在整體上仍處于較低水平。同時,從行業整體來看,鋼鐵流通也低于全國其他產業水平,鋼鐵物流還處于較低層次的運作階段,主要表現為:鋼鐵供應鏈缺乏整體規劃;物流水平不高、方式單一;流通渠道冗長,分級不清,未形成通暢的網絡;物流成本高;物流專業化程度低,缺乏專業的物流服務提供商以及專業的物流解決方案;信息化程度低;大部分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無法充分發揮專業化分工優勢等。現有鋼鐵物流的發展已落后于生產和消費需求的迅速增長,成為了鋼鐵行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政府和企業如何科學合理規劃鋼鐵物流園區建設
對于我國現代經濟發展來說,建設鋼鐵物流園區不僅有利于整合現有物流資源,提升行業現代水平,帶動產業鏈發展,還能增加就業機會,加快物資流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快當地城市化進程。因此,科學合理的規劃鋼鐵物流園區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張久松指出,當地政府作為鋼鐵物流園區的引導者,不僅要對物流產業園區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結合本地特點,對鋼鐵物流園區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和協調,科學合理的進行資源配置,充分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用;還要制定一系列標準的園區建設政策,參照其他國家和地區物流園區運作的成功案例,明確鋼鐵物流運作中各主體的行為和權利義務,確保物流企業自身的主體資格和權益,健全法律法規,使其有法可依。
企業作為鋼鐵物流園區的投資者,不僅要引進專業化的戰略合作者參與鋼鐵物流園建設,以達到投資共贏的效果,還要引進熟悉鋼材市場運作的專業人才,以現代化、專業化的管理制度運作鋼鐵物流園。同時,根據產品生產情況,在鋼鐵物流園建設一批產業鏈項目,形成“產業園+物流園”的模式,增強物流園加工配送功能,同時達到提高鋼鐵企業產品附加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