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2022年剛剛進入第二個月,全球多國已經按動加息鍵。據彭博社統計,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十數家央行加息,部分在近期也將加息。2022年被市場普遍認為將是各國貨幣政策調整年,市場也在不斷震蕩中結束了首月行情。
但震蕩并未結束。盡管美聯儲3月份在結束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后很快啟動加息已經是大概率事件,今年啟動縮表的信號也已經傳遞給市場,但加息的速度和幅度,啟動縮表的時間、縮表力度都仍然是未知數,因此,市場仍需不斷校準其估值,從而引發較大波動。
IMF金融顧問兼貨幣與資本市場主管托拜厄斯·阿德里安認為,肯定會看到金融環境進一步收緊,這意味著股票等風險資產可能進一步遭到拋售。而市場的反應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央行傳達其意圖的能力。
市場震蕩很可能出現在多個方面:
全球股市調整態勢將加強。除了美聯儲及其他央行貨幣政策調整的影響外,世界經濟增長減速,股市估值過高,企業業績增長放緩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都構成股市調整風險所在。
有統計顯示,美國市場流動性已經降至兩年前疫情拋售期間的水平。流動性不足,意外數據頻出,加劇了市場的波動性。摩根士丹利資產策略師預計,從今年5月起的一年中,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這全球四大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將縮減2萬億美元,是2018-2019年12個月中最大降幅的4倍。創紀錄的市場流動性將從全球經濟中撤出,部分經由貨幣政策的調整來實現。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QuickFacts的數據估計,占全球總市值七成以上的4000家企業2022年1-3月的凈利潤同比增速與去年10-12月相比已經大幅放緩,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快速復蘇的趨勢已經告一段落。
從市場表現看,今年開年以來,美國股市就震蕩不已。美國銀行認為,美聯儲政策調整恰逢美股估值過高,今年美股恐慘淡收場。路孚特的數據還顯示,1月亞洲股市外資流出量也創7個月新高。
美元匯率、主要經濟體貨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將加劇。
美聯儲此次并非首個邁向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發達經濟體,但其對全球的影響卻最大,美國也是發達經濟體中受通脹困擾最嚴重的。由于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周期錯位,貨幣政策調整步伐不一,加息預期隨著經濟數據的變化而出現調整,帶動匯率市場發生震蕩。
以歐元匯率為例,近日,由于市場對美歐加息預期的變動,歐元兌美元匯率走勢就呈現出拉鋸狀態。美歐各大關鍵數據和央行表態、決策將加大匯率波動頻率。
全球債市震蕩尚未平息。
進入2022年,全球多個債券市場掀起拋售潮,本周多國國債收益率繼續上揚。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今年以來已上漲近0.5個百分點,自2019年8月以來首次逼近2%,有望突破2%;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0.241%,創2019年1月以來新高;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漲至2.51%;澳大利亞國債市場也遭受重擊,三年期國債收益率飆漲至1.34%,闖入三年來的高位區間;即便是日本各個期限的國債收益率也在上漲,日本4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2018年12月以來新高,3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018年11月以來最高,5年期國債收益率創2016年1月來最高。未來債市仍將維持震蕩格局。
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后經濟增長始終難以恢復到強勁程度,加上此后疫情的沖擊,全球對超低利率,乃至負利率忍耐多年。從全球范圍看,此次美聯儲加息前夕,全球負收益率債券總額已經降至六年多來最低,近兩天內近3萬億美元債券收益率轉正,市場將其看作迄今為止寬松貨幣時代即將結束的最明顯跡象之一。
新興經濟體市場波動難免。
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對新興市場帶來了溢出風險。過去三個月,許多新興市場的資本流動已經放緩,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放緩。有分析師發現,此次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已經對新興經濟體信貸市場產生影響。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在2月7日的報告中表示,拉丁美洲和歐洲新興經濟體的銀行在美元化方面的風險敞口最大,這使得這些國家容易受到本國貨幣走弱帶來的巨大沖擊,并且在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撤資比例不斷增加。美聯儲加息可能會減緩資本流向新興市場,削弱各國貨幣和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的轉向也將會波及加密貨幣市場,如今加密貨幣市場與傳統的金融市場的相關性增加,聯動明顯。
盡管市場充滿各種擔憂,但由于影響因素繁雜,不確定性較大,市場難言單邊走勢,市場將在不斷波動中尋找合理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