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正在不斷掘進的龐然大物是我國目前正在施工的最大盾構機京華號,由它擔綱的北京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正以每天20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進。就在這幾天,它將掘進到東六環隧道中間風井位置,破壁而出,實現第一次出洞。
這個“3毫米”可是不簡單,要知道國際上盾構機施工的標準一般是沉降不超過30毫米,隆起不超過10毫米,京華號的控制精度遠高于國際標準。曾經,在重大工程施工中,我國的盾構機一直依賴國外進口,但是在2021年,國產盾構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超過九成,全球市場份額接近七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裝備制造業發展,他進工廠、下車間,從指出“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到強調“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堅定不移把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在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藍圖下,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創新實踐正不斷升華。
這十年,一大批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加速,多地引調水工程、地下管廊建設等開始動工,對各類工程機械的需求大幅增加,巨大的工程市場給裝備制造業關鍵技術的研發和迭代提供了發展機遇。十年間,我國工程機械裝備的研發和創新不斷提速。
這十年,國產盾構機攻破了從刀具刀盤到液壓系統、控制系統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了各種復雜地質環境的施工技術,不斷攻克世界級難題。如今,國產盾構機已經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盾構機和它背后的技術服務、中國施工力量一起走出國門,構成了完整的中國盾構品牌,贏得了國際市場的信任。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工程機械門類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
2020年我國機械出口額首次成為世界第一,2021年保持了這一優勢。在盾構機、港口機械、起重機等世界市場細分領域成為主流參與者,在技術上領先世界,成為新的中國制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