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鞍鋼股份煉鐵總廠攻克重重困難,采取多項降本措施,本部噸鐵成本創下歷史新低,其他各項指標全面完成公司計劃,為鞍鋼集團控制產品成本、拓展效益空間再助一臂之力。
控制住鐵前成本,就控制住了鋼鐵產品成本的將近四分之三。作為“成本大戶”的煉鐵總廠始終將降低鐵前成本作為扭虧增效的“主戰場”,主動擔責,自加壓力,采取科學有效措施,持續為高爐煉鐵成本“瘦身”“減肥”。
要降成本,先保穩定,對于龐大的高爐系統而言,“穩定壓倒一切”,必須堅持“向穩定要效益”原則。為此,該廠把握好大宗物料平衡和生產操作兩大關鍵環節,從根本上保證高爐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向穩定要效益”。
4月份,受原燃料來料波動較大影響,高爐“口糧”問題成為影響高爐運行的重要因素。同時,自產燒結質量不穩定、礦山燒結系統長時間檢修等問題,都成為考驗高爐運行質量的掣肘因素。如何做好大宗原燃料的平衡,保證高爐生產不受影響,是該廠工作的重中之重。該廠燒結系統先后召開3次會議,專題研究保證燒結質量穩定的良策。同時,采取加強對外來原燃料的質量抽檢、邀請礦山燒結系統共同交流研討等措施,保證原燃料質量的穩定,做好物料平衡。
在生產操作上,該廠在加強穩定高爐生產強度的基礎上,針對部分高爐,開展專項攻關,逐個突破,形成高爐群生產整體穩定的態勢。針對四號高爐爐況不穩狀況,該廠成立由廠級領導帶隊的24小時生產跟蹤小組,保證高爐生產始終受控,達到基本穩定預期。二號高爐4月份面臨年修開爐的“節骨眼兒”,如何順利年修、快速達產,直接影響著高爐的總體生產水平。該廠從爐缸拆扒開始,制定全面方案,專人負責、專人跟蹤、科學組織,使得二號高爐不僅提前兩天完成年修,并迅速實現達產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