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宣布,在中國和巴西兩國高層領導人的面前,該公司與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分別簽署了融資框架協議。其中中國進出口銀行同意在三年內向淡水河谷公司提供50億美元,支持該公司購買或租賃中國企業提供的設備、船只和相關服務。中國銀行也承諾將通過銀團貸款、雙邊貸款、出口信貸、貿易融資以及其他合作方式為淡水河谷提供達25億美元的融資支持。
這是淡水河谷最近五年來第二次與上述兩家銀行達成融資協議。2010年9月10日,淡水河谷曾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銀行達成12.29億美元貸款協議,貸款款項用于委托熔盛重工建造12艘40萬噸級巨型礦石運輸船只。
今年6月份,隨著最新的“天津號”交付,中國熔盛重工已成功向淡水河谷公司交付8艘40萬噸級大型鐵礦石系列船。金融危機后中國造船業陷入困境,淡水河谷的訂單被視為熔盛重工擺脫危機的重要因素之一。
淡水河谷近年來逐漸加大在中國的采購力度。早在2012年該公司高層曾對網易財經透露,淡水河谷從中國采購的總金額已經超過了190億元人民幣。中方的主要受益者則是銀行和造船企業。
隨著淡水河谷重新獲得大量中國銀行的資金支持,關于其巨型船隊進入中國港口的計劃再次引發業內關注。但是這次高層訪問期間,并未透露出有關該項話題的最新消息。網易財經未能聯系上淡水河谷中國總部,就其最新的與中方合作進展進行詢問。
為了降低從遙遠的巴西運送鐵礦石到中國的成本,淡水河谷公司數年前開始打造巨型船隊計劃,但是這個舉動遭到了中國航運企業的激烈反對,并游說中國交通部頒布規定,決絕淡水河谷的船隊進入中國港口。截至今年2月,淡水河谷運營的大型礦砂船已經達到30艘。
不過,淡水河谷同時宣布,該公司位于巴西的圖巴朗港還與中國連云港港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旨在加強合作,共同提高運營效率,分享安全運營方面的經驗,同時通過技術合作降低日常運營的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事實上,從2011年到現在,淡水河谷的巨型鐵礦石運輸船曾經兩次駛進中國的港口,其中就包括連云港。
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是,據外媒報道,中國駐巴西大使在今年5月份突然表示,中國有興趣與淡水河谷建立合作夥伴關系,把鐵礦石從40萬噸級大型散貨運輸船轉移到較小型的船只上,“中國的交通運輸部愿意討論并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淡水河谷每年生產的鐵礦石約有50%左右都銷售到了中國。報告顯示,淡水河谷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19%,至25.2億美元,主要由于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導致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