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貿易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研究

發布日期:2013-10-18 瀏覽次數:
471
三、鋼材貿易行業競爭格局變化趨勢
通過分析我國鋼材貿易行業的發展歷程和我國鋼材貿易行業的現狀可以發現在整個行業進入調整期之后,行業內企業的分化速度在加快,以鋼材資源為主導的傳統鋼材貿易形式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行業新的競爭格局逐漸形成。
對于鋼材貿易行業第一梯隊——全國性的5家特大型流通企業,其在經營及盈利模式的創新方面已走在整個行業的最前列。除自身傳統的資金及渠道優勢外,企業挖掘自身優勢形成獨有的核心競爭力,向鋼鐵的上下游進一步延伸,建設物流配送和鋼材加工基地,逐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賺取多個流通環節利潤。同時,部分企業還建立并逐步完善自己的研究團隊,對鋼材價格的波動進行更好的監測,并加大鋼材期貨市場的使用力度進行套期保值,以減輕價格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此外,部分企業已投入大量資金搭建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對企業從單一貿易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在整個行業的調整期內,企業有望借助自身優勢結合較強的風險管控能力實現產業升級,逐步提高在整個行業的市場占有率。
對于其他區域性大中型鋼材貿易企業,在鋼材資源為主導的傳統貿易時期,借助自身資金及渠道優勢,逐步發展成為區域性的大中型流通企業。其中部分企業將銷售網絡擴展到周邊省份并有進一步擴張的趨勢,且同樣開始涉足鋼材的上下游行業,與鋼廠建立了較為緊密的合作關系,為下游客戶提供加工及物流配送的專業化服務,鋼材貿易品種不斷豐富,貿易量達300萬噸以上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整個行業的調整期內,有望通過整合資源拓寬渠道進入鋼貿行業的第一梯隊。而對另一部分從事鋼材貿易的大中型企業,由于鋼材貿易僅為其主營業務之一,且由于2011年以來業務利潤率大幅下降或呈現虧損的狀態,企業已有調整主業逐步收縮鋼材貿易趨勢。
對于眾多小微型鋼材貿易企業,以往只維護好與鋼廠關系,獲取到鋼材就可盈利的模式已不再存在,“囤貨賭漲”的模式在鋼材價格持續下滑的過程中使得該類型的貿易商呈現出了普遍性的虧損。同時,由于銀行對鋼貿企業貸款審批難度的加大也堵住了部分鋼貿企業對庫存進行重復質押騙取貸款并投資其他行業的辦法,此類企業面臨鋼材貿易主業運營難以為繼、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加之自身管理能力的欠缺,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被淘汰。但同時在行業的調整期內,仍有部分小型鋼貿企業通過加強內部控制、削減成本、增強庫存管理,甚至實行“零庫存”的經營模式以減少損失風險,維持經營以等待行情轉好。
綜上所述,國內鋼材貿易行業已有5家年貿易量超過千萬噸的全國性特大流通企業和多家區域性大中型流通企業,但整個行業的集中度仍較低,考慮到在供求關系短期內難以改變的大背景下,鋼材貿易市場仍將處于調整期,大型的鋼貿企業利用自身資金優勢,通過逐步完善鋼材上下游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將與鋼廠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增強議價能力,并通過建設物流配送基地為下游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將逐步完成從一般鋼材貿易商向鋼材綜合服務商的轉變。而對于眾多小微鋼貿企業,部分企業在行業不景氣競爭加劇的環境下面臨很高的被淘汰風險,但由于大型鋼貿企業銷售網絡仍主要布局于全國一、二線城市,仍需大量次級分銷商直達終端客戶,因此雖然鋼貿行業的集中度將逐漸提高,但經營區域分散、服務對象多樣化的小型鋼貿企業仍有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