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鋼材出口超預期,前十月累計出口7389萬噸,遠超去年全年的6234萬噸的出口總量,刷新出口新紀錄。業內人士分析稱,出口激增藏隱憂,貿易摩擦頻發,倘若鋼材出口退稅政策取消,國內鋼價將再度承壓。
鋼企出口積極性高
在內需不振的情況下,鋼鐵內冷外熱的現象明顯,出口屢創新高。
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7389萬噸,同比增長42.2%,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6234萬噸的出口總量。其中9月出口鋼材852萬噸,較上月增加76萬噸,同比增長73.2%,創單月歷史新高。
一位鋼鐵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國內產能過剩嚴重,鋼價下挫,鋼材已經賣出了白菜價,但是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等國家,鋼材需求明顯上升,價格降幅卻較小,這就為鋼企贏取了價差空間。數據顯示,我國熱軋鋼卷價格下跌17%,同時歐洲價格下跌13%,而美國價格只下跌5%,價差在100-200美元/噸之間。
鋼企的出口積極性確實明顯提高。記者注意到,山東鋼鐵集團近日表示,今年1月-10月份,山鋼集團累計出口鋼材79.22萬噸,創匯4.59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全年增長26.35%、25.41%,提前2個月完成全年出口計劃。
出口飆升摩擦多
出口飆升,貿易摩擦頻繁。據卓創資訊統計,截止到11月底,共計11個國家地區對我國鋼鐵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60起,較2013年增長200%。60起中,雙反調查13起,反傾銷調查41起,反補貼調查6起。
蘭格鋼鐵分析師張琳對記者分析稱,貿易摩擦的新趨勢是,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國家從之前較為集中的歐美發達國家逐漸轉移至亞洲、非洲、拉美發展中國家,范圍逐步擴大。“數據亦顯示,今年我國鋼鐵主要的出口方向是東盟、韓國和中東,這三個區域占中國鋼鐵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鋼鐵出口盡管猛增,但是還不到國內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張琳說,“2013年,韓國粗鋼產量是6600萬噸,出口量是2920萬噸,占44%,而這一數據上,日本是38%。”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我國鋼材產量93447萬噸,同比增長4.7%。
此外,鋼鐵出口還存在以價換量的問題。據了解,2014年以來,我國鋼材出口平均單價逐月下降。前三季度鋼材進口均價1246美元/噸,而出口均價783美元/噸,進出口差價擴大到463美元/噸,連續9個月價差呈擴大趨勢。
鋼企擔心退稅取消
今年10月,中鋼協副秘書長遲京東曾在某論壇表示,2014年中國鋼鐵出口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傾斜,包括某些鋼鐵產品享受退稅優惠。如果今年取消退稅等出口刺激政策后,明年鋼鐵出口可能減少。
近期,不少鋼企亦擔心出口政策轉變,據了解,中國鋼廠11、12月份出口接單量出現了下降。
目前我國對普鋼(指不含合金的碳素鋼)取消了出口退稅,螺紋鋼、普通線材等作為低附加值的建筑鋼材的出口關稅稅率為15%,而出口特殊合金鋼材產品則可以享有相應減稅的優惠政策(海關稅則中規定,含硼量達到0.0008%及以上鋼材產品可按合金鋼申報,即可享受出口退稅政策),退稅率在5%-13%。
據悉,部分出口企業在普鋼中加入硼元素,改頭換面成合金鋼產品出口,并由此以獲取出口退稅。這種出口“潛規則”,也遭受到了一些進口目的地國家的指責。
張琳對記者表示,廠商在出口上述合金鋼產品時互相壓價明顯,出口價格過低,確實存在退稅取消的風險。
有分析認為,如果后期鋼材出口不暢將導致成品流向國內,國內鋼材價格將再度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