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河北兩大主流煤企表示市場需求尚可,仍有一定庫存,但7月底前暫無調價計劃。另外,山東主流煤企庫存偏高,暫時以挺價為主,而地方煤礦價格小跌,降幅在5—10元/噸左右。
鋼坯價格仍有回調空間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7月18—20日,鋼坯價格的超預期反彈,給上游市場帶來一絲活力。受下游軋材價格上漲,以及河北唐山市政府召集鋼鐵企業負責人開會,要求鋼企按照新環保法規定排放標準,對不達標企業強制限期整改等因素的影響,唐山地區坯料價格惜售拉漲,普碳方坯累計上漲80元/噸。
不過,這種“虛漲”假象只維持了三天。截至7月21日收盤,唐山鋼坯價格大降70元/噸至1870元/噸。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本以為前幾日鋼坯價格的突圍反彈會給市場注入一絲活力,但事與愿違,在需求沒有放大的跡象下,價格漲得快跌得也快。“目前鋼坯銷售不盡如人意,市場再現頹勢,后期仍有回調空間。”唐山地區某鋼企銷售部負責人李強直言。
煉焦煤供給壓力較大
弱市之下無幸免,鋼坯價格再次下行給焦煤和焦炭市場當頭一棒。盡管近幾個月煉焦煤進口壓力繼續緩解,但隨著煤炭企業生產力度開始回升,煉焦煤市場整體供給壓力依然較大。海關數據顯示,5月煉焦煤進口量為188.21萬噸,相比4月的374.98萬噸和去年同期的588.16萬噸明顯減少。中信建投期貨工業部負責人張貴川表示:“煉焦煤市場整體供給壓力依然較大,主要是因為煉焦煤進口減少不及生產回升所帶來的壓力。”
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下游焦化企業帶來的剛性需求持續減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焦炭累計生產量為2.26億噸,同比減少3.4%,較去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繼續呈現下滑趨勢。Wind統計數據則顯示,截至7月17日當周,產能規模小于100萬噸的焦化企業開工率為65%,100萬—200萬噸的焦化企業開工率為69%,大于200萬噸的焦化企業開工率達到77%,開工率分別較去年同期低11、7和11個百分點。焦化企業剛需繼續減少的同時,焦煤市場供給壓力幾乎不減,從而導致供大于求的格局延續。
煉焦煤港口庫存增加
事實上,在產量增加的背景下,煉焦煤港口庫存近期有所回升。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7日當周,國內六大港口(京唐港、日照港、連云港、天津港、青島港和防城港)煉焦煤庫存合計為551萬噸,已經連續第5周回升。
企業庫存方面,受制于資金壓力,煉焦煤企業庫存持續低位運行。7月17日當周,國內大中型鋼廠存煤量為580.38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00多萬噸,樣本鋼廠及焦化廠存煤平均可用天數不足12天,較去年同期減少1天多。張貴川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港口庫存增加背景下,企業主動減少煉焦煤庫存,意味著下游企業并不看好后市,后期焦煤價格恐難言樂觀。”
整體而言,在國內經濟形勢繼續承壓的背景下,焦煤現貨價格持續走低,期貨主力1509合約創歷史新低597元/噸后,一直低位徘徊。截至7月22日收盤,焦煤期貨主力1509合約報收于611.5元/噸,仍處于歷史低位。由此鑒于當前焦煤未改供大于求格局,下游企業采購焦煤的積極性不高,市場保持弱平衡狀態,后期仍將繼續弱勢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