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信廳鋼鐵工業處處長張曉輝介紹,根據工作目標,今年年內鋼鐵領域要突破國際領先技術10個以上,研發50個以上新產品,認證10個以上綠鋼品種,打造10個鋼鐵大模型優秀應用場景。
工作清單提出,推進鋼鐵產品由原料級向材料級轉型。我省將開發一批填補國內、省內空白產品。如依托河北龍鳳山集團,實施80萬噸高純鐵和超純鐵項目,其中5N級及以上產品填補國內空白。依托首鋼智新電磁材料(遷安)股份有限公司,實施高端硅鋼項目,將填補省內高牌號無取向硅鋼空白。
“在推進鋼鐵產品轉型方面,我省還將推進一批升級產品,推廣稀土耐蝕鋼。”張曉輝說,如依托敬業鋼鐵,實施80萬噸冷軋硅鋼項目促進鋼鐵產品向冷軋硅鋼升級。我省將加大稀土耐蝕鋼推廣力度,制定建筑、交通、鐵塔、電力等重點領域稀土耐蝕鋼應用標準和技術規范,年內出臺5項以上團體標準,打造稀土耐蝕鋼示范應用工程。
加快制造向服務轉型也是工作清單的重要任務之一。我省將全面推廣EVI(供應商的先期介入)服務,發展剪切、配送等增值服務。推進鋼鐵企業與汽車制造企業合作開展“車身一體化設計”,鼓勵鋼鐵企業推廣“高端家電板定制開發”服務,縮短新品開發周期。年內完成20家汽車、家電企業的對接服務。
我省將組織全省鋼鐵企業和用鋼集群,共建行業供應鏈平臺,探索開展原料集采、備品備件倉儲、供應鏈金融等服務,降低鋼鐵企業采購、儲存成本。推進廢鋼與短流程協同發展。在唐山、邯鄲等重點區域布局建設廢鋼加工配送基地,實現廢鋼分類、加工、配送一體化。
數字化轉型對河北鋼鐵企業而言,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根據工作清單,我省將持續推進數智賦能。
“加快鋼鐵大模型推廣應用,建立市場化協同機制,重點落地實施4個鋼鐵大模型工業化試點。”張曉輝說,推動遷安數鋼科技聯合360集團與鑫達鋼鐵、首鋼遷鋼合作,深入訓練鋼鐵行業設備運維、故障分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推動河鋼數字威賽博鋼鐵大模型開發具有自主決策能力的智能體,在新材料研發、關鍵工序模擬仿真等關鍵場景的實際業務中深度應用。推動東北大學王國棟院士團隊聯合永洋特鋼打造煉鋼、精煉、冶金能碳管控等多項鋼鐵垂直應用生成式鋼鐵大模型。推動河北工業大學與敬業集團打造基于大小模型協同的工藝參數生成大模型和基于人機交互的工廠生產安全管理大模型。
我省還將打造標準示范,研究出臺全國首個省級鋼鐵企業智能制造能力評價地方標準。年內培育2家省級鋼鐵行業“數字領航”企業,遴選10個鋼鐵大模型優秀應用場景。抓好5個總投資7.98億元的引領型項目,帶動行業數智化轉型。
工作清單提出,持續提升“河北綠鋼”競爭力。我省將制發全國首個綠色低碳鋼材產品評價導則省級地方標準,年內認證10個以上綠鋼品種,并加快綠鋼在重點領域推廣。在出臺全國首個鋼鐵行業轉型金融工作指引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支持范圍,建立部門間數據共享機制,提升銀企對接效率,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充分發揮河北省碳計量中心作用,推動宏觀“碳核算”向精準“碳計量”轉變。
圍繞強化技術創新,我省支持鋼企聯合燕趙鋼鐵實驗室圍繞我省產業鏈上下游聯合開發的13項重點產品,開展靶向攻關。實施省級科技專項,對列入省級科技專項的,給予資金支持。加強人才支撐,開展技能人員業務培訓,編寫鋼鐵行業培訓手冊,搭建鋼鐵企業與重點高校培訓對接平臺。推廣先進工藝技術裝備,開展高質量發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