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師稱,公司急需定增還債,并且存在著被ST的風險。這些連鎖反應都緊逼公司,只靠定增一途來解決財務問題,恐怕不現實
繼12月3日發布定向增發預案、公司股價漲6.6%后,吉恩鎳業(600432)已經連續四個交易日股價下跌,昨日跌幅為0.8%。形成對比的是,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30家上市公司實施定向增發,這些股票今年以來平均漲幅為16.6%。
“之所以投資者并不看好,是因為吉恩鎳業增發的次數太多了,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太高,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在增發后,公司會用這筆資金還債,而不是大力發展公司的業務。”昨日,有策略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先后定增5次欲還債
此次的定增預案顯示,吉恩鎳業擬以7.62元/股的價格向東方基金、長安基金、興業基金分別發行2.95億股、2.95億股、1.97億股公司股份。但所募集的約60億元資金將全部用于償還銀行及其他機構借款。
據吉恩鎳業介紹,本次增發若順利實施,公司資產負債率將由目前的85.63%降至56.39%,負債結構趨于合理。此外,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每年可節省利息支出3.96億元,按照發行后總股本15.99億股計算,每股收益可以增加0.19元(所得稅率25%)。
而據統計,這已經是吉恩鎳業第五次向市場拋出增發的申請。
自2003年上市后,吉恩鎳業便募資2.8億元,2007年至2010年完成三次增發合計融資17.64億元。2011年7月20日,公司第四次發布定增計劃,擬募集資金60億元用于投資印尼紅土礦冶煉(低鎳锍)項目,但最終由于項目的不確定性,2013年5月中旬被證監會否決。
出于對資金的渴求,2013年11月26日,吉恩鎳業公告停牌籌劃定增事項,并在5天后推出了第五次定增預案。
“可以說吉恩鎳業資產負債率過高,都是自己惹的禍。由于前幾年海外擴張太快,吉恩鎳業的負債迅速增加,但其盈利卻遠未跟得上擴張的腳步,所以導致了公司資金鏈異常緊張。”一位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而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吉恩鎳業只有投資的氣魄,卻沒有內生性增長的動力。其海外投資項目中,包括加拿大吉恩國際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鈷礦項目,都比較糟糕。
據記者了解,2011年時,吉恩國際凈虧損數億元人民幣,且目前經營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2013年以來,公司此前推進的積極戰略已經顯示出了種種弊端,一方面公司新的海外投資計劃不斷拋出,另一方面,“大躍進”式的經營模式造成了公司的營業收入持續下滑。
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24.96億元,同比下滑10.63%,凈利潤為虧損2063.29萬元,2013年三季報時,公司營業收入為13.54億元,凈利潤為虧損3526.28萬元。如果2013年公司無法扭轉虧損的形勢,戴上ST的帽子將不可避免。
定增仍存風險
另外,由于前幾年向海外擴張太快,吉恩鎳業的負債急劇增加,而其盈利能力并未跟上,因而導致其資金鏈極度緊張。截至2013年三季末,吉恩鎳業銀行借款已達137.75億元,創上市以來新高;合并報表資產負債率為85.63%,遠高于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值41.39%和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值50.22%。
而對于此次增發,吉恩鎳業也主動提示了存在的風險,最主要包括鎳金屬價格波動的風險。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球精鎳累積過剩量高達13.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0.76%,其過剩水平不斷刷新歷史紀錄。
以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為起點,全球精鎳需求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集中性復蘇,月度需求量以高達20%-30%的幅度爆發式增長,該輪需求增長周期一直持續至2012年一季度末。隨后需求增速出現大幅回落。
而精鎳產量則是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呈現快速增長,但由于之前新增產能投資規模過大,所以在全球需求增速大幅下降以后,上游產能釋放依舊,并造成精鎳過剩量的不斷增大。長期來看,精鎳產能與需求的再平衡仍需要一定時間,這也是目前壓制鎳價長期走勢最根本的基本面因素。
同時,有研究機構指出,臨近年末,印尼政府明年年初的鎳礦出口禁令成為影響市場的一大不確定性因素。目前,多數分析人士人預期該禁令會以價格型的方式發布,即對鎳礦征收60%的出口懲罰性關稅,而非限制出口絕對數量。
之前市場人士預期該禁令將提升中國鎳礦進口成本從而傳導至鎳價,不過從目前的鎳價表現來看,市場似乎已經淡化了漲價預期,另外6月至9月中國進口印尼鎳礦的大量增長也可視為市場針對該禁令的可能影響在逐步提前對沖。
“上述因素都可能對吉恩鎳業的定增出現影響,公司急需定增還債,并且存在著被ST的風險,這些連鎖反應都緊逼公司,只靠定增一途來解決財務問題,恐怕不現實。”上述策略分析師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