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上海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實體經濟推進會上,上海地區的7家商業銀行和注冊在自貿試驗區的7家企業分別簽署了業務合作協議,標志著上海自貿金融業務正式起步。
在推進會上,上海有關銀企就“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簽署了合作協議。此次“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合作包括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服務和跨境人民幣借款業務,7家企業與銀行簽約,其中寶鋼等2家企業搶得了首單。寶鋼集團與工行上海市分行12月5日完成雙向歸集1億元人民幣。寶鋼相關人士表示,如果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運轉順利,自貿試驗區內的寶鋼浦東國貿公司將成為寶鋼全球資金管理平臺。
所謂資金池業務,是指跨國公司一種資金管理模式,對母公司與子公司資金進行歸并和管理,統一調撥集團資金,提升資金利用率。在央行出臺《關于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后,允許進一步開放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的通道,在試驗區內試點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
中行上海市分行與益海嘉里(上海)國際貿易公司12月5日成功實現跨境收、付1億元和1.5億元。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監侯錄山坦言:“過去跨境資金很難統一調度,常常是子公司有錢,母公司要借錢,企業手里缺一個工具。現在有了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就有了與國際接軌的工具,大大提高集團資金使用效率。”中行上海市分行行長潘岳漢表示,人民幣跨境資金池能提高全球資金使用效率,還能降低融資成本。中行將提供利率、匯率方面的產品,規避中國企業跨境業務帶來的風險。
據悉,目前人民幣境外借款服務仍需等待細則出臺,細則將明確有無額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