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生產的長期穩定順行是全系統生產穩定的基石,也是煉鐵生產降成本的關鍵。一直以來,京唐公司煉鐵生產技術人員都牢牢牽住“保高爐順穩”這個牛鼻子,積極優化高爐上料制度與送風制度,確保高爐生產穩定順行。面對外界原燃料質量變化,煉鐵技術人員以變應變,嚴格遵守攻守退措施,及時做出科學調整。針對制氧機檢修,氧氣供應不足的不利因素,煉鐵技術人員精心研究,及時調整,力爭將對高爐的影響降到最小。燒結、球團、礦選技術人員系統攻關,不斷優化工藝參數,加大技術攻關力度,提升燒結礦、球團礦、精礦粉的質量,為高爐穩定順行提供保障。在設備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京唐公司煉鐵部積極摸索設備管理新模式,推進“一票三確認”設備管理,推進設備標準化檢修體系,通過分區域推廣設備周預修、定修制度,強化設備隱患項目治理,加強維檢隊伍管理,引進新技術等措施降低煉鐵設備故障率,為高爐穩定順行提供保障。針對兩座高爐熱風區域高溫點增多的不利因素,加大了熱風區域的巡檢力度,及時發現處理隱患。
煉鐵作為生產工序的“龍頭”,在保證高爐高效運行的同時,如何完成降本任務成為壓在煉鐵人肩上的重擔。為此,煉鐵部組織干部職工進行深入研討和思考,形成“降低生產成本必須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的共識。煉鐵技術人員深入探索大高爐冶煉規律,突破傳統思維限制,大膽調整各項操作制度,在保證高爐順穩運行的情況下,逐步提升高爐負荷,最高焦炭負荷達到了5.86。1—6月份,比去年同期減少焦炭消耗14.1萬噸,大幅降低了煉鐵生產成本。針對燒結檢修期間,高爐不得不配加落地礦的情況,煉鐵部大力開展技術創新,通過提高球團礦比例,保證在燒結機檢修期間,高爐穩定高效運行,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通過技術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承德高鈦球價位一直居高不下,大幅增加了煉鐵生產成本。面對這種情況,煉鐵作業部深入研究,綜合分析,礦選作業區、球團作業區協同配合,從工業性試驗入手,逐個解決遇到的困難,經過反復努力,高鈦球團礦批量生產獲得成功,一舉打破了高鈦承德球的壟斷地位,年可降低成本近1300萬元。燒結作業區深入研究羅伊山粉的冶金性能,持續調整配料比例,優化工
藝參數,替代澳粉獲得成功,在礦粉品種添“新軍”的同時,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發動全員,深入挖掘降本潛力。煉鐵作業部根據生產實際,把降本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具體到處室、作業區、班組、崗位,形成煉鐵部降本任務的“計劃書”。“計劃書”成為壓力傳導的良好介質,成為衡量職工工作業績的“剛性標尺”,推動每名職工都為降成本出主意、想辦法。煉鐵作業區技術人員通過調整噴煤工藝參數,合理調節噴吹壓力和氮氣補償量,有效降低噴煤氮氣消耗,年可降低成本74萬余元。燒結作業區技術人員結合燃料實際消耗情況,深入研究燃料性能,綜合分析生產效益,成功實現京西煤替代部分焦粉,每月可降低生產成本200余萬元。球團作業區著眼全局,精細計算協同推進,通過停用空壓機,引入管網壓縮風的方式,減少了設備維護費電耗、風耗,年可降低生產成本147萬元。礦選作業區經過詳細論證、反復試驗,將原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作為粉料,一部分作為塊礦分開進入生產流程,減少破碎環節的消耗,年可節約電費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