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一:探索轉型思路破解突圍之道
在“內外交困”的轉型時期,面對新的使命,通鋼礦業公司立足新起點、謀劃新思路,堅定信念,求變圖存,砥礪前行,力爭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殺出一條轉型發展之路。年初,該公司分析把握礦山行業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征,結合自身實際,確立了“收縮礦業陣線、調整產業結構、夯實主業平臺、多元輻射發展”的基本經營方針,并以降本增效、堅守底線為核心,圍繞“推進五換思路、構建五個模式、力求五個穩定”工作主線,統籌謀劃,精準發力,系統推進,確保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以此為導向,該公司開展了“挺身而出、挺住通鋼、挺進十三五”——生存之路在何方大討論活動,圍繞“擔當、交賬、認真、負責、盡職、盡責”12個字,通過講形勢、談看法、找“短板”,提建議,商討渡難關良策,尋求生存之路。此次活動共開展各層級座談會、討論會149場,征集合理化建議2260條,采納有價值建議282條。為了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他們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在重點工作上進行跟蹤、督辦和問責。對職工合理化建議進行督辦達88項,日常重點工作督辦129項,有效提高執行力,使公司各項決策得到了充分落實。
圍繞年度控虧目標,該公司制定了“目標管控、堅守底線”降本增效攻關方案,成立了經濟運行調控、生產組織優化等6個工作組,確立了稅收籌劃、實物質量提升等21項攻關課題,將2.64億元降本增效任務橫向落實到專業處室,縱向落實到子公司、直屬單位,發動全員系統開展降本增效攻關,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潛力,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成本費用,對整體生產環節、管理流程進行理順,通過合理關停“失血”產線、降低人工成本、加快社會職能移交、利用國家補貼政策、實施多元發展等五種的“補血”方式,實施目標管控,齊心協力堅守生存底線。
藥劑二:堅持變革驅動提高生產效率
改革是一場思想的變革,在思想上必須有大解放,通過思想觀念的大轉變引領改革進程,通過打破傳統思維束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其超常規做法,創新性舉措,激發內生動力。為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該公司緊跟市場動態,制定了《通鋼礦業閉合失血點工作推進方案》,適時做好效益測算,以是否有邊際貢獻為底線,做到有保有舍,對嚴重“失血”單位果斷采取停產措施,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點。
緊緊依托科技創新,不斷推動生產工藝優化、指標改善,努力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年初,圍繞制約成本效益的突出矛盾,確立了上青礦《優化7號礦組采礦方法,實現指標的全面提升》、選礦廠《系統改造過濾工序,降低精礦水分》等6項攻關課題,并在全公司開展技術創新即時獎勵,對改善關鍵指標、關鍵工藝、關鍵設備效率取得成效的創新項目加大獎勵力度,宣傳發動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技術工人,圍繞生產工藝優化、提高實物質量、降低各種消耗,廣泛開展技術革新、創造發明,為降本增效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井下礦不斷加強生產成本過程管控,通過精細管理、優化采礦方法,降低火工品單耗等方式,降低原礦生產成本。1至6月份完成鐵礦石制造成本85.97元/噸,較計劃降低3.97元/噸。
此外,通鋼礦業公司直屬單位根據勞效提升目標,在看守崗位加大無人值守力度,調整工時制度,探索崗位承包制;在運轉崗位全面推行操檢維合一制度;在一線崗位進一步完善計件工資制,將產量、質量、效益指標進行捆綁式計件;在維修崗位不斷優化設備檢修方式,科學整合檢修隊伍;在輔助崗位進一步歸并小工種,推行大工種作業,加大兼工作業力度,實行兼工作業津貼制度。
藥劑三:堅守生存底線潛心經營練內功
今年以來,通鋼礦業公司在制定了系統的降本增效方案的同時,積極在各生產單位推行日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實現了“日跟蹤、周分析、月總結”的成本管控體系,有力提升了科學化管理水平,支撐了系統降本增效工作的有序推進。
各單位努力克服“成本到底、指標到頂、潛力挖盡”的思想,樹立系統性降本理念,構建大成本管理格局,堅持眼睛向內、強化管理,向規范流程堵塞漏洞要效益、向優化技術指標要效益、向整合資源要素要效益,深入拓展降本增效空間。上半年,該公司直屬單位實施“避峰就谷”生產用電管理模式,在保證生產任務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組織安排生產時間,降低電費平均價格,從而實現降低生產用電成本,前六個月節電創效30余萬元。上青礦利用栗礦閑置的23立空壓機替代現有的100立活塞式空壓機,既可滿足生產供風需求,又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每年可減少電費支出66萬余元。積極爭取和利用國家政策,通過與政府部門溝通,目前,板石直購電工作的相關手續已基本完成,年可節約電費706萬元。同時今年繼續享受穩增長電力補貼,預計年可享受穩增長電力補貼費用900萬元。
此外,本著“抱團取暖、共存求贏”原則,該公司購銷系統積極與供應商溝通協調,多次進行降價談判,千方百計降低采購成本,截止到6月末采購單價實現同比降幅2.02%,降低采購成本13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