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財政部網站公布了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其中生鐵、鋼坯、鋼材等部分鋼鐵產品出口商品稅率與2013年相比沒有變化,鋼坯產品仍維持了25%的出口關稅,部分鋼材品種仍分別維了10-15%的暫定關稅。但在調整稅則稅目部分涉及到部分鋼鐵產品,在稅則號72254000和72269100項下進一步做了細分,即寬度600mm及以上和寬度小于600mm的合金鋼平板軋材中增列工具鋼和含硼合金鋼稅目,這是在去年將長材類含硼合金鋼單獨列出之后再度增列細分含硼合金鋼稅號。本文將主要在此政策背景下,結合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現狀,簡要分析2014年國內鋼材的出口形勢。整體來看,已經公布的2014年關稅新政中沒有進一步對鋼鐵產品的出口增加稅負,這對于2014年鋼材出口而言無疑是利好消息;但是另一方面稅則新政繼續增列合金鋼產品的稅號則表明相關部門對含硼鋼產品大量出口的事實已經密切關注,一旦政策變化將不利于鋼鐵產品的出口。
首先,鋼材大量出口已經成為緩解其國內供過于求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2014年這一現狀仍有望維系,且鋼材出口數量或將在2013年的基礎上繼續增加。
從下面2003-2013年國內鋼材出口量及其占產量比重的走勢圖上我們可以看到,2008年金融危機后我國鋼材出口數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形勢,鋼材出口量占鋼材產量的比重也同樣逐年遞增。2009年鋼材出口數量僅為2460萬噸,占鋼材出口量的比重為3.6%;而2013年全年預計鋼材出口量將超過6500萬噸,占鋼材產量的比重也將超過6%以上;2013年鋼材出口數量較2009年有望增加2.5倍以上。我們認為在國際經濟緩慢復蘇,國內鋼材產品價格偏低,而鋼材出口稅率維持穩定的情況下,2014年鋼材產品出口量仍將維持這一增長勢頭。
其一,國際經濟形勢的緩慢復蘇態勢已經在2013年下半年萌芽,并有望于2014年延續,基建投資及消費需求的增加等因素將影響到全球市場用鋼需求量繼續小幅回升,國際鋼價有望因此而維持緩慢趨升的態勢并帶動國內鋼材出口量的穩中攀升。實際上2013年國內鋼材出口量出現大幅增加很大程度上是與國際需求緩慢回升及其當地供應稍嫌不足而帶來的鋼價上漲有關。我們從下面2013年CRU國際鋼價指數走勢圖可以看出來:CRU全球指數在經歷了上半年的下跌行情之后于2013年7月初跌至163.4的全年最低位,此后基本上維持在165.0以上,沒有出現繼續明顯下跌的行情,且臨近年末時分出現緩慢攀升行情, 12月中旬時分已回升至168.65。這表明國際鋼價經歷過持續下跌之后已經進入了筑底的過程,后期鋼價繼續緩慢回升的可能性很大,而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現狀也能夠支持國際鋼價2014年繼續回升的判斷。
從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來看,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其國內經濟形勢已經出現轉好跡象,美聯儲縮減QE政策就是經濟形勢向好的最好例證,而美聯儲計劃在2014年底取消QE的預期也說明其對2014年美國經濟走向持偏樂觀的態度。災難深重的歐盟雖然經濟增長仍然緩慢,但是其在2013年走出歐債危機的努力也已經取得了一定實際效果。目前歐元區市場悲觀情緒已經有所減弱,消費者信心正在逐步恢復中,其2013年第四季度經濟也有望實現小幅增長,且預計該緩慢增長態勢在2014年仍可能延續。實際上,目前“歐豬五國”成員之一的愛爾蘭已經成為首個正式脫離國際金融救助項目的歐元區國家,另一成員西班牙也宣稱能夠在未來幾個月救助計劃結束后自力更生。中國鋼材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東南亞市場,雖然經濟增長緩慢,但其鋼鐵產品不能自給,用于汽車、船舶制造等的板管材必需大量進口。聯合國已經在本月19日發布的報告稱,2014年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預計增長5.6%,高于2013年5.2%的增長率,也就是說盡管2014年該地區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仍然緩慢,但還是會好于2013年,那么其對于進口鋼材的“剛需”也會繼續有所增加。
各國際經濟組織已經普遍對2014年經濟形勢做出較為樂觀的預測:12月上旬惠譽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14年全球經濟增速為2.9%;瑞銀12月12日公布年度展望報告說,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升至3.4%;全球最大的債權基金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也預計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為2.5%-3%;IMF在最新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則表示,全球經濟增長率2014年將上升到3.6%;聯合國也在本月18日發布《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計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3.0%。綜合各方觀點來看,2013年全球經濟形勢已經處于筑底階段的看法較為普遍,全球主要經濟體均顯現出了回升的跡象,雖然回升的速度未免過于緩慢;而2014年全球經濟形勢雖難以出現大幅度增長,但總體優于2013年還是值得期待的。換句話說,2014年的全球經濟形勢不一定會比2013年更好,但是畢竟很難比2013年更壞。國際經濟形勢的緩慢復蘇一方面將增加國際市場的鋼材需求數量,為國內鋼材產品增加出口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則有利于提高國際鋼材市場價格,更有利于維持國際國內鋼材產品價差,維持國內鋼材產品出口的價格優勢。
其二,國內鋼材供需矛盾短期內難以緩解,2014年國內鋼價仍然難有大幅度攀升的機會,相對高位的國際市場鋼價將吸引更多的國內鋼材流入國際市場。國際鋼材市場價格偏高一直是吸引國內鋼鐵企業愿意增加出口量的原動力之一,更何況目前出口含硼類產品還可以享受部分退稅,就更增加了企業出口的積極性。從下面海關總署1-11月份鋼材出口平均單價與中聯鋼鋼材價格綜合指數月均值的比較圖中就可以發現鋼材出口價格與國內售價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 2014年1-11月份國內鋼材出口平均報關價格均在800美元/噸以上,按照當月的月均利率折算,除8月份外均在5000元/噸以上,其中最高的3月份達到5608元/噸。而從中聯鋼鋼材價格綜合指數的月均值來看,只有1月份和2月份兩個月的均值在4000元/噸以上,其他各月價格均在4000元/噸下方,國內外鋼材產品價差顯而易見。
我們認為2014年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將難以出現大幅度回升的空間,整體低位震蕩的行情仍將占據主流,國內鋼價繼續低于國際鋼價的幾率仍然頗高,因此國內鋼材繼續增加出口的可能性仍然較大。一方面國內經濟雖然在2014年整體仍將有望維持增勢,但是難以出現大幅度增長,這將極大的限制鋼鐵及其下游行業出現大規模增長。目前各方普遍預計2014年GDP增速在7.5%左右,也就是說增速與今年基本持平,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則很可能將在今年的基礎上略有下降,在此情況下鋼材需求量難以出現過高的增速。雖然明年存在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將加大,新型城鎮化全面啟動,國際經濟緩慢復蘇帶來的鋼材下游制造業產品出口量增加等諸多利好因素,但是其實際增量非常有限。畢竟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市場2014年都處于“經濟緩慢復蘇,需求緩慢增長”的階段,所以對鋼材的需求量雖有增加,但難有大幅增長。另一方面鋼材供應量上2014年繼續增長的態勢仍可能維系。雖然目前環保政策實施的力度已經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也處于正在進行時,但是均較難在短時間內取得良好效果,何況新增待釋放的鋼材產能大部分還都不是在淘汰范圍之內“落后產能”,只要市場尚有微薄利潤可圖,企業就不會將自己的產能閑置。綜合來看,2014年就算國內鋼材市場供需矛盾會有所緩解,但在行業集中度整體偏低的情況下,價格手段也仍是各鋼鐵企業之間相互爭奪有限需求的首選,所以鋼材市場價格也很難出現的大幅度上漲,國內鋼價低于國際鋼價的現狀較難改觀,鋼材出口量的繼續增加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其次,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實施以及國內關稅政策的變化將對2014年國內鋼材的出口構成利空,成為抑制鋼材出口數量繼續增長的重要原因。
其一,近年來在世界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各國以保護本國利益為目的的行為增加導致了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而作為最大的制造業中心,標明“中國制造”的產品出口已經頻頻受挫,且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鋼鐵行業自然也不可能幸免。僅僅今年12月份以來,我國鋼鐵產品就已經涉及了國外至少5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的貿易救濟類措施,包括:美國商務部初裁對中國輸美鋼絲征收反傾銷稅,越南對中國、中國臺灣、印尼和馬來西亞冷軋不銹鋼做出反傾銷初裁,美國做出繼續對從中國進口鋼釘產品征收反傾銷稅以及對從中國進口熱軋碳鋼板征收反傾銷稅的日落復審裁定,澳大利亞對華熱軋鋼板做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終裁等。從上述短短不足一個月遭受的貿易救濟措施可以看到中國鋼鐵產品出口的環境已經日益惡化,2014年出口貿易戰仍將難以避免并可能趨于白熱化,且會成為影響國內鋼材產品出口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國內含硼鋼產品仍能獲得一定出口退稅補貼的情況下,中國鋼材出口更會遭受外方更多詬病,并成為引發貿易戰甚至迫使國內鋼鐵產品的退稅政策發生改變的重要因素。不過國際貿易救濟的措施雖然會一定程度上阻礙國內鋼材的出口,但是估計難以構成致命威脅。畢竟國內鋼材出口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國際需求增加而當地供應不足”及“國內外鋼材價差明顯”,本質上屬于“市場競爭”的結果,并非國內“政策支持”的產物。在資源配置全球化,市場需求客觀而剛性存在的背景下,選擇價格更為低廉的供應是市場必然而且必須選擇。在呼喚和提倡貿易自由化的今天,違反市場規律的貿易救濟措施雖然會對國內鋼材出口構成更多阻礙,但很難從根本上抑制中國鋼材的出口。
其二,關稅政策方面已經出臺的《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維持穩定的政策只是讓人暫時長出了一口氣,并不代表危機已經解除,畢竟新增板卷項下的含硼鋼產品稅號這一動作已經為后期調整其退稅政策預留了一定的空間。一旦鋼材大量出口引發的外貿摩擦繼續升級或者節能環保和淘汰落后產能等政策實施的力度繼續增加,則含硼鋼產品出口退稅的政策隨時都可以調整。所以盡管2014年鋼材出口產品稅率不變維持了國內鋼材出口政策環境的平穩,但含硼鋼產品退稅政策的隨時可變化將成為影響2014年鋼材出口量多少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之一。
因此我們關注點就落實在2014年含硼鋼產品退稅減少或取消的政策到底有沒有可能出臺上,而這與2014年整個鋼鐵行業發展狀況及我國整體宏觀經濟形勢有密切相關性。客觀來說,含硼鋼產品出口的確是鉆了“合金鋼產品退稅”的空子,違背國家鼓勵高端產品出口而給予退稅的初衷。而目前鋼鐵行業正在大力實施“環保”新政,致力于淘汰“落后”產能,在對屬于“產能過剩”產品的鋼材給予出口退稅似乎也不應該是題中之義。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含硼鋼產品大部分為板卷類產品,就算是與所謂“高端”產品差距尚存,確也算不上“落后產能”的產品,所以取消含硼鋼產品的出口退稅對于淘汰落后產能實際意義并不大,反而可能傷害到環保達標而企業效益較差的大中型鋼鐵企業。而且目前鋼鐵行業處于利潤微薄甚至虧損的艱難境地之中,行業內企業集中度不高,落后產能淘而不汰,上游原料受制于人,產品國內供過于求等各方面的因素已經共同導致鋼鐵企業整體經營困難。出口已經成為緩解國內鋼材產品供求矛盾,為企業生存謀求利潤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之一,若此時取消含硼鋼產品退稅政策對處于生存困境的鋼鐵企業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所以為企業生存計,在其產品出口不影響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大方向的情況下,有關部門雖有取消對含硼鋼產品退稅政策的意向,但是對于是否需要立即實施顯然尚有爭議,預計短期之內若無更大的內部活外部壓力,退稅政策維持現狀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將繼續利好于國內鋼材的出口。
我們認為無論是從國內鋼鐵行業現狀還是國際出口環境來看,對于2014年國內鋼材產品出口而言,利好因素還是多于利空因素,產品出口數量應該會在2013年的基礎上繼續增加。甚至鋼材出口數量也完全可能在上一個新臺階,全年直接出口量超過7000萬噸甚至更多也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