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萍安鋼安源軋鋼廠高線風冷線每月誤機時間高達1000多分鐘;PF鏈故障接二連三;高棒裙板碰鋼故障是精整區域的“老大難”問題,在軋制小規格時尤為突出;雙位卸料機卡鋼故障也是嚴重困擾軋制節奏的“一塊心病”。而如今,高棒裙板碰鋼故障大大減少,高線風冷線、PF鏈及雙位卸料卡鋼影響幾乎都為零。這是該廠推行設備承包管理帶來的明顯效果。
為推動設備管理基礎工作進步,近期,萍安鋼公司大力推進設備承包管理,各單位紛紛制定《設備承包管理辦法》,將設備承包到人,落實設備管理責任,促使設備故障率下降,生產節奏更為有序明快,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長期困擾生產的難題迎刃而解。
以往,萍安鋼公司設備管理的主體是維修人員,實行設備區域分片負責制。此次設備承包明確生產單位是設備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并按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和專業管理人員三個設備管理層面分為三個承包類別,即“操檢合一”責任承包、“點檢修理”責任承包和“技術與管理”責任承包,每個層面負有不同的管理職責。
圍繞推進設備“操檢合一”責任承包,萍安鋼公司各單位對操作人員的職責范圍和工作內容進一步細化,明確操作人員“做什么”、“怎么做”,對操作人員設備崗位點檢、使用操作、日常維護、隱患管理、檢修質量監控、“操檢合一”等工作進行規范要求,具體細化到設備加什么油、加油周期及點檢的具體內容都列得清清楚楚。
.為確保“點檢修理”責任承包和“技術與管理”責任承包落到實處,要求各單位將設備運行維護績效與責任人工作績效掛鉤,確保設備管理無缺失,從點檢發現隱患到隱患整改處理,以及設備計劃檢修等,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
自推進設備承包管理后,萍安鋼公司員工真正把自己當成設備的主人,設備管理自覺性及設備維護技能隨之提升,且積極動手動腦,掀起了新一輪小改小革熱潮,為設備經濟穩定運行保駕護航,確保2016年生產圓滿收官,并為明年生產水平進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