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一:科學高效組織生產,推進工藝優化。
龍鋼公司軋鋼廠針對棒三生產線,以攻克Φ12五切分技術為重點,組建攻關技術小組,每天及時通報攻關進度及完成情況,結合實際制定相應措施,并通過召開多次專題研討會,優化工藝方案、分析參數,及時總結,集思廣益攻破薄弱環節,先后完成Φ12規格K2孔型的研究探討到修正、K2扭轉輥角度的修正、切分活套的改造及水平校定、軋機橫梁晃動等諸多問題,實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強化各環節的組織運行,做到技術人員堅持上線跟蹤,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工藝優化調整、提升產品創效提供理論依據。
解碼二:明確設備管理,降低設備誤機率。
分廠以設備安全運轉為基準。強化設備基礎管理,通過實行設備點檢定修制,抓好基礎工作,由事后維修向預防性維修轉變,完善定修模型、強化檢修效能。對于每天定修、換規格檢修、月計劃性檢修實現相對固定的檢修內容,降低設備誤機率(棒三設備元月份誤機率為12.79%,2月份誤機率為3.63%,同比下降9.16%)。另外,通過逐級分解指標、檢查考核、技術改造進一步優化,實現目標降低運行費用,減少故障率,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和有效性。
解碼三:精準發力,全員競賽,全力突圍。
結合分廠生產任務,將制定的生產指標分解到月、細化到周、落實到天,達到“以時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均衡生產;科學組織,合理對接工序,通過“目標與任務分解、責任與獎懲兌現”的方式,采取“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肩上背指標”的管理辦法,時刻做到生產不斷、機器設備不停、現場管理不亂。同時,每天召開生產任務進度分析會,及時分析、制定方案措施、做到打好提前仗、掌握主動權,實現生產任務全突破。
2月份,陜鋼集團龍鋼公司軋鋼廠棒三線共破班產紀錄4次,日產紀錄3次,完成產量110727噸,超出原紀錄6683噸,達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