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管理加速產品高端化
標準化操作是標準化管理的重要內容,該廠每周召開標準化推進會,通報自查、聯查中發現的違規問題,逐步提高職工標準化操作的自覺性和標準化操作意識。“冶煉Q550D-Z1品種鋼需要注意哪些重點操作要求?”“第一要結合鐵水基礎信息合理控制前期倒渣時機,第二要求出鋼過程嚴格執行雙擋渣操作。”這是該廠為提高職工標準化操作技能,利用班前會時機,以隨機抽查的形式開展的一項提高職工操作技能的崗位小問答活動。
“我工作十幾年了,操作流程都會,之前沒太把標準化操作當回事。不過,如果不嚴格按照標準化操作,有時還真會出現操作失誤。所以,標準化操作很有必要,我要認真學,更要靈活用。”該廠轉爐車間丁班職工栗振軍感慨地說。
該廠還結合專家包保產線、技術主管包保品種生產的實際,進一步梳理、完善操作規程和崗位作業指導書,形成標準化的過程質量操作體系,減少了冶煉過程波動。“通過強化生產過程管控,盡早發現并及時處理班中問題,糾正不規范操作,促進了標準化操作再上新臺階。”該廠生產技術室王博利介紹說。
“推進崗位標準化,意義重大。對于不良操作習慣,我們要反復抓、抓反復,以此增強職工標準化意識,改變不良操作習慣,持續提升操作水平,由此帶動技術經濟指標的改善,確保產品質量的穩步提升。”談到標準化管理工作,該廠廠長周素強感觸頗深。
此外,該廠建立內部工序溝通機制,以連鑄作為精煉的客戶、精煉作為轉爐的客戶方式開展對話活動,認真傾聽內部客戶的聲音,解決工序間普遍存在的制約生產、質量等方面的“瓶頸”問題。通過工序對話方式,明確了改進方向,提升了工序間協作能力,促進了全廠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
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競爭力
持續提高品種鋼比例,技術支撐是關鍵。該廠按照“關鍵人員回歸關鍵崗位”的原則,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的優勢,將12名技術人員合理配置到產線。
2月11日,該廠精煉技術員常立山早早地來到RH精煉生產現場。他一面熟練地打開生產管控系統查看產品質量控制情況,一面向夜班作業長詳細了解夜班生產和設備情況,為即將開始生產的重點品種鋼Q550D-Z1做準備。Q550D-Z1品種鋼主要用于制造工程機械、礦山鋼結構件等,成分控制要求嚴苛,鋼水純凈度極高,屬重點品種。接到生產合同后,該廠生產技術科組織技術人員先后召開了3次品種鋼冶煉預備會,根據客戶訂單要求,并結合現場實際設定了9項關鍵工藝控制點,明確了每名產線技術人員的任務。
在生產過程中,操槍工謝紅嶺合理控制前期溫度,利用低槍位冶煉—高槍位冶煉—低槍位冶煉模式,進一步提高前期渣化效果。這樣操作的目的就是解決在當前鐵水條件下品種鋼脫磷難的問題。“依據現在的鐵水條件,想保證品種鋼冶煉成功率,必須控制好前期溫度,提高前期脫磷效率,進而保證終點溫度和磷含量滿足工藝要求。”該廠技術員宿永波指著電腦屏幕上的成分傳輸系統向《中國冶金報》記者解釋道。隨著第一爐鋼水的順利出爐,宿永波又叮囑煉鋼工王志剛注意雙擋渣控制,降低回磷量。最終,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該爐鋼水磷含量為0.013%,出鋼溫度也完全符合目標要求。
該廠把技術人員配置到產線跟班作業、指導生產,加強生產全流程管控,及時梳理操作過程的難點和關鍵控制點,目的是為產線提供技術保障,全面提升產品競爭力。
勞動競賽助力職工加油干
持續提升品種鋼質量,是該廠生產環節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然而,冶煉品種鋼,不僅有技術、質量方面的要求,而且需要廣大干部齊心協力、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豪情。
為鼓舞廣大職工干勁,該廠開展“提品質、增品種、穩質量”勞動競賽。競賽過程中,該廠全面梳理各工序關鍵質量控制點和作業標準,實行技術人員跟班指導生產,加強工藝過程控制。成立質量精益控制小組,對過程指標進行日分析、周總結,做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進一步提高連鑄機維護質量,完善鑄坯外在質量檢查制度和質量停機制度,為穩定產品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勞動競賽的深入開展,該廠職工工作熱情高漲,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勞動熱潮。圍繞品種鋼提檔上量、穩定質量等難點問題,轉爐工序在穩產基礎上,逐步固化低磷、低硫品種生產操作模式,為品種提質上量打牢基礎;精煉工序針對鋼包自開率、內控成分合格率等重點指標開展攻關,提高鋼水質量;連鑄工序以連鑄機拉速恒定、提高設備精度等為重點開展攻關,進一步提高鑄坯質量。
該廠黨委書記王彥祥介紹說:“勞動競賽不僅賽出了職工們的干勁,還增加了職工立足崗位頑強拼搏的信心,為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創造了條件。”
今年2月份,該廠鑄坯綜合合格率達到99.91%;內控成分合格率達到97.6%,環比提高0.3%,Q550D、Q690D等重點品種鋼兌現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