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藥劑消耗量和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只是興茂公司控制降本增效的一個舉措。作為攀鋼做優礦產資源基礎產業的主要單位,礦業公司按照攀鋼要求,堅持經濟生產,力爭放量生產,充分挖掘自產鐵精礦、鈦精礦規模化生產創效潛力。
“做優礦產資源基礎產業,主要有兩項重點工作:一是把成本降下來,提升礦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二是把產量提上來,實現經濟生產、規模生產。”礦業公司科技規劃部相關人員介紹說。
礦業公司結合降成本和增產量兩項重點工作,制定了全年降本增效措施,建立系統降本增效保障體系,明確責任人及時間進度,持續深入開展專項攻關,繼續抓好優化技術經濟指標、資源綜合利用、物流及節能減排、國家優惠政策爭取、降低采購成本、專項費用統籌等專項攻關,持續降低運行成本,確保把生產成本降下來。
同時,堅決放量生產,充分發揮生產組織、采場規劃的協同效應;持續加強生產經營協調,進一步優化技術經濟指標,提高采選工序運行效率和質量;加強外委精礦生產組織與管控,抓好外委加工原礦組織、質量計量監督、精礦回購等工作,確保把產品產量提上來。
礦業公司各單位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把指標變成計劃,把計劃變成措施,把措施變成行動。6月6日中午,攀枝花鐵礦采礦作業區電鏟大班接到現場打來的緊急電話,說爆破后,116水平運輸通道被碎石堵住。在附近作業的45號電鏟司機韋東彬和劉曉東顧不上吃午飯,立刻頂著烈日前去增援。下午5時40分,運輸通道打通。從電鏟車上走下來時,韋東彬和劉曉東的工作服早已濕透。他們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礦全力放量生產,生產產量到班到鏟,如果運輸通道被堵,那么肯定完不成生產任務。只有用一股“拼了”的勁兒,才能完成全年任務。
電鏟大班職工“拼命三郎”般的作風,只是礦業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的一個縮影。攀枝花鐵礦以深入推進嚴抓重管、對標挖潛、統籌兼顧、深度融合等重點工作為抓手,制定并落實了“八個實現”重點工作,主動應對礦山生產經營的新變化;白馬鐵礦修訂完善績效分配體系,將產量完成情況與績效分配直接掛鉤,全力確保放量生產;選礦廠以鐵精礦放量生產為重點,以生產經營的薄弱環節、制約環節和降本增效中的關鍵環節為主攻方向,全方位、多層次深入開展多項重點勞動競賽;興茂公司以浮選藥劑降耗為主,物資降采、電能降耗和設備優化改造為輔開展降本增效工作,針對單耗實行寫實管理,降藥劑成本超計劃45.9%;選鈦廠圍繞全年目標,在“對標”上做文章,通過從思想上、指標上和管理上對標,不斷更新思維視角、創新工作思路、開拓工作途徑,緊緊圍繞關鍵環節,挖掘潛在能力,不斷提高鈦精礦產品盈利水平。
下一步,礦業公司將持續推進重點工程建設進度,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確保礦山可持續發展;不斷進行內部挖潛,穩定并適度擴大產能,鞏固和發展戰略合作關系,全力做優礦產資源基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