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本鋼集團人力資源部通過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能,科學改善薪酬管理,積極推進高層次人才和國外智力引進、高校畢業生招聘培養、優秀專家人才選拔推薦等“人”字工程,構筑人才高地,踐行人才興企戰略,有效改善了人才隊伍的數量和質量,提升了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為本鋼集團科學發展增添了充足的動力。
去年,本鋼集團人力資源部下發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完善了引進海外研發團隊項目管理機制,修訂了高校畢業生招聘政策,并對職工職業生涯規劃、畢業生培養使用、專家選拔推薦等多項制度進行了優化,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待遇等多個方面給予政策,在企業內部形成尊重人才、重視人才的良好氛圍。
面對持續低迷的鋼鐵市場,本鋼集團沒有限制人才的引進,而是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和高校畢業生招聘培養方面精心策劃,不斷招錄外部優秀人才,優化人才結構。去年,本鋼集團人力資源部制訂下發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明確了引才工作的組織領導、條件待遇和工作程序,首次提出A類、B類人才年薪標準;提高博士后等科研人員的日常經費,并按月發放;提高高校畢業生見習期崗薪工資標準100元,為外地畢業生提供良好的住宿條件、為部分外地畢業生提供婚后租房補貼等措施,招聘高等院校畢業生193人,并充實到生產一線。現在,這些人員有的已經成為基層單位的技術骨干和生產能手,極大地優化了本鋼人才隊伍結構。
面對持續低迷的鋼鐵市場,本鋼集團不是放松人才資源管理,而是以項目為載體,發揮專家在人才培養中的“傳、幫、帶”作用,促進青年技術人才快速成長。在高校畢業生培養工作中,本鋼集團在畢業生見習期間指派專門老師幫助大學生盡快熟悉現場生產工藝,開展了高校畢業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工作,對畢業生工作安排、薪酬待遇、思想動態等進行及時跟蹤考查。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中,以科研、技改工程項目為平臺,按照“專業對口、雙向選擇”的原則,開展“導師帶徒”活動,并建立了監督考核機制和獎懲措施,鼓勵技術專家多帶徒弟,帶好徒弟。在技能人才培養中,不斷創新技能鑒定管理,通過師帶徒結對子、技術比武等措施,有力地促進企業技能人才隊伍素質的提升。
面對持續低迷的鋼鐵市場,本鋼集團不是裁員和縮減技術人員的薪酬,而是不斷優化環境,激發專家熱情,為企業科技創新和產品技術研發提供智力支持。在專家使用上,讓專家直接參與品種研發、生產、質量控制及產品市場需求調研和售后技術服務工作,形成了“產、研、銷一體化”高效運作模式。在專家選拔推薦上,積極利用國家、省、市專家選拔推薦平臺,培養和推薦了一批批優秀的技術專家,并積極為他們創造對外交流學習的機會,努力提高企業技術專家的行業知名度、影響力,以及對企業的忠誠度。在專家激勵上,加大了技術獎勵津貼評選考核力度,讓技術拔尖人才擔當起專業技術主管,讓部分一級技術獎勵津貼獲得者走上領導崗位,使廣大技術人才感受到企業的信任和重用,激發了廣大技術人才的工作熱情,促進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此外,本鋼集團人力資源部還在工資調整中,重點傾向一線職工、技術型崗位,讓對企業有貢獻的主力軍得實惠,讓他們倍感幸福喜悅,并以良好的工作業績回饋企業,與企業共渡難關。據統計,去年,本鋼集團通過依托科技發展,實現品種鋼增利15.32億元。
本鋼集團通過踐行人才興企戰略,使2013年成為人才豐收年。去年,板材技術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鄒天來被評為遼寧省優秀專家,趙千水等8名技術人才獲得我市第二批優秀專家稱號,羅佳全、沙忠杰、邢偉等11人獲得遼寧省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和遼寧省技術能手稱號。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本鋼集團已擁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1人,省優秀專家2人,百千萬工程百層次人選15人、千層次人選18人,市優秀人才110人。這支技術人才隊伍在本鋼集團的二次大規模技術改造中,在本鋼集團提升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破解生產“瓶頸”、科技進步、降低成本等各個領域中發揮專業特長,成為一支支撐企業科學發展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