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午后,記者來到寶鋼股份冷軋廠三冷軋分廠008作業區608機組,正好碰到班長李峰和員工邢云朋準備進行鋅鍋撈渣作業。
鋅鍋是鍍鋅產線上重要的一環,帶鋼通過鋅鍋在表面涂上閃亮的鋅層。為了保證鋅渣、鋅灰不吸附在帶鋼表面,員工們要及時地從鋅鍋中撈出鋅渣。穿上厚厚的防護圍裙,戴上口罩、頭盔、耳塞和手套,兩人走出操作室。眼前的鋅鍋,像一個盛滿沸騰金屬液體的大鍋,鋅液的溫度高達450℃。作業長沈軍說,平均一次撈渣要30多分鐘,一個班大約要做4次,累計近160分鐘。員工們不光撈渣,還要負責軋制和平整,勞動強度相當大。
邢云朋將長長的工具棒探進鍋內,用力把硬化的鋅塊擊碎,一個簡單的動作反復做了近10分鐘。“站在鋅鍋前感覺不到出汗,一吹風汗全落下來了。工作服濕了干、干了濕,工作皮鞋一個月就壞了。”小伙子擦了擦汗,又揮起鐵鍬,用力地鏟去鍋邊一層層硬化的鋅塊。接下來是撈渣作業,兩人卻“神秘”地離開了鋅鍋,關上防護圍欄,按動電鈕,只見一人多高的黃色機械手臂夾著一只撈勺上下舞動起來,原來自動撈渣開始了。
v“兩年前,廠里給鋅鍋崗位配備了自動撈渣機,輕松了不少。”員工們可以回到操作室休息一會,等機械手忙好了,再動手把遺漏的細渣撈一遍,一次完整的撈渣作業就結束了。“我們還是希望有更便捷的機械能全部替代人工撈渣。”邢云朋和同事們道出了心聲。“早就列入了‘智慧冷軋’的重點項目,再過幾天要安裝測試電磁撇渣裝置,一旦成功能替代更多的人工作業。”沈軍的話一下讓大家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