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讓人情緒復雜,最近10年來,它讓整個資本市場喜悲交加,入局者有人快進快出獲利而走,有人背負虧損潛心耕耘,有人時運不濟無奈退出。如今稀土正如6年前一樣再次火起來,讓人興奮之余又難免有所警惕。
不過眼下的情況是,隨著這輪稀土價格的上漲,許多沉寂已久的相關上市公司,如北方稀土(600111,SH)、廣晟有色(600259,SH)、五礦稀土(000831,SZ)、盛和資源(600392,SH),已經從長期的增長乏力或虧損中恢復了一絲元氣。而資本市場的期待卻比業績回暖來得更為激烈,稀土概念股股價開始與稀土價格“賽跑”。
股價與稀土價格“賽跑”
今年上半年的稀土漲價一舉盤活了不少企業的業績。以北方稀土為例,其稀土產品毛利率逐年下滑,歸母凈利也在2016年首次跌破億元,與2011年超過34億元的歸母凈利差距越來越大。但其在業績預告中表示,2017年上半年業績或將大幅回調。
同為申萬行業類稀土概念股,廣晟有色、五礦稀土、盛和資源也有著差不多的處境。廣晟有色雖然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要虧3300萬元左右,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減虧6790萬元,原因在于受稀土行業整頓影響,上半年部分稀土氧化物價格上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減少。
五礦稀土情況稍好,預計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盈利擬超2500萬元。盛和資源不但預計扭虧,而且還預計將大幅盈利,表示今年上半年將盈利1.2億元到1.5億元。
上述業績預盈的企業,都離不開上半年國家工信部聯合相關部委對稀土行業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穩定稀土產品市場。
稀土產品價格上升到矚目的地步,不但帶動相關公司業績上漲、拉動企業投資,還直觀地反映在股價上?!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哂嬎?,從7月3日到8月9日,北方稀土、廣晟有色、五礦稀土和盛和資源股價漲幅,分別達72.61%、49.36%、53.39%和83.16%。
而8月8日百川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北方稀土上調氧化鐠釹價格到42萬元/噸,較7月份的33萬元/噸,上調9萬元/噸,漲幅達27%。由此看來,部分公司股價漲得比產品價格更快。
資本玩家錯失“小陽春”
并非所有的相關企業都等到了這波小陽春,也有與之擦肩而過的。
鵬起科技(600614,SH)是一家經營比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業務涉及環保、房地產、橡膠、農機等。記者梳理年報發現,就在稀土火熱的2011年后,鵬起科技增加了稀土作為主營業務之一。2014年還投資設立了稀土永磁相關材料項目,認為稀土永磁材料等相關產業迅速發展。
2017半年報顯示,2016年底鵬起科技完成了稀土業務的剝離,將廣西稀土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廣西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廣西梧州稀土開發有限公司等相關主體剝離。
鵬起科技旗下的一家稀土業務公司廣西鼎立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起就不再有營收,每年產生成百上千萬元的虧損。從這點來看,鵬起科技退出稀土業務似乎稍晚了一步,以致承受虧損。目前來看,稀土價格的回暖已經與鵬起科技無關。
與鵬起科技相比,更令人感慨的是中科英華(600110,SH;現已更名為諾德股份)。此前《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13年稀土價格高企時,作為戰略資源的稀土礦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中科英華當時欲以超過16億元收購相關資產,一時間戴上“稀土光環”的中科英華成為資本市場“寵兒”,股價一路飆升。然而,這樁收購卻歷經三年坎坷,最終因稀土跌價等因素被終止。
不過,按照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的理解,此次稀土價格上漲主要依賴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不是需求變化。而2011年前后暴漲后暴跌的一大原因就是熱錢大量流入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從這一角度看,企業的退出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價格回調。
不過眼下的情況是,隨著這輪稀土價格的上漲,許多沉寂已久的相關上市公司,如北方稀土(600111,SH)、廣晟有色(600259,SH)、五礦稀土(000831,SZ)、盛和資源(600392,SH),已經從長期的增長乏力或虧損中恢復了一絲元氣。而資本市場的期待卻比業績回暖來得更為激烈,稀土概念股股價開始與稀土價格“賽跑”。
股價與稀土價格“賽跑”
今年上半年的稀土漲價一舉盤活了不少企業的業績。以北方稀土為例,其稀土產品毛利率逐年下滑,歸母凈利也在2016年首次跌破億元,與2011年超過34億元的歸母凈利差距越來越大。但其在業績預告中表示,2017年上半年業績或將大幅回調。
同為申萬行業類稀土概念股,廣晟有色、五礦稀土、盛和資源也有著差不多的處境。廣晟有色雖然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要虧3300萬元左右,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減虧6790萬元,原因在于受稀土行業整頓影響,上半年部分稀土氧化物價格上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減少。
五礦稀土情況稍好,預計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盈利擬超2500萬元。盛和資源不但預計扭虧,而且還預計將大幅盈利,表示今年上半年將盈利1.2億元到1.5億元。
上述業績預盈的企業,都離不開上半年國家工信部聯合相關部委對稀土行業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穩定稀土產品市場。
稀土產品價格上升到矚目的地步,不但帶動相關公司業績上漲、拉動企業投資,還直觀地反映在股價上?!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哂嬎?,從7月3日到8月9日,北方稀土、廣晟有色、五礦稀土和盛和資源股價漲幅,分別達72.61%、49.36%、53.39%和83.16%。
而8月8日百川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北方稀土上調氧化鐠釹價格到42萬元/噸,較7月份的33萬元/噸,上調9萬元/噸,漲幅達27%。由此看來,部分公司股價漲得比產品價格更快。
資本玩家錯失“小陽春”
并非所有的相關企業都等到了這波小陽春,也有與之擦肩而過的。
鵬起科技(600614,SH)是一家經營比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業務涉及環保、房地產、橡膠、農機等。記者梳理年報發現,就在稀土火熱的2011年后,鵬起科技增加了稀土作為主營業務之一。2014年還投資設立了稀土永磁相關材料項目,認為稀土永磁材料等相關產業迅速發展。
2017半年報顯示,2016年底鵬起科技完成了稀土業務的剝離,將廣西稀土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廣西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廣西梧州稀土開發有限公司等相關主體剝離。
鵬起科技旗下的一家稀土業務公司廣西鼎立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起就不再有營收,每年產生成百上千萬元的虧損。從這點來看,鵬起科技退出稀土業務似乎稍晚了一步,以致承受虧損。目前來看,稀土價格的回暖已經與鵬起科技無關。
與鵬起科技相比,更令人感慨的是中科英華(600110,SH;現已更名為諾德股份)。此前《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13年稀土價格高企時,作為戰略資源的稀土礦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中科英華當時欲以超過16億元收購相關資產,一時間戴上“稀土光環”的中科英華成為資本市場“寵兒”,股價一路飆升。然而,這樁收購卻歷經三年坎坷,最終因稀土跌價等因素被終止。
不過,按照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的理解,此次稀土價格上漲主要依賴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不是需求變化。而2011年前后暴漲后暴跌的一大原因就是熱錢大量流入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從這一角度看,企業的退出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價格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