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提升夯實穩產基礎
上半年,攀鋼釩煉鐵廠按照“全員參與、分層實施、重點在查、關鍵在堵”的原則開展管理提升主題活動,最終形成不同層級的管理理念或管理文化的總體要求,并發動全體職工,圍繞安全受控、環保進步、高爐順行、指標優化重點任務,全領域開展自我反思、自我糾偏、自我更新、自我提升活動。
為確保管理提升主題活動取得實效,該廠對活動組織、指導作業區室、加強督導等環節進行了精心設計,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廠長為組長的推進小組,要求廠領導、各作業區室黨政負責人做到親自安排、親自推動、親身參與。每名廠領導負責2家單位的指導工作,不但要參與作業區室的案例剖析會,指出作業區室存在的管理問題,而且要指導作業區室改進管理制度,參與對作業區室活動開展情況的評比。廠紀委全程督導各作業區室各階段活動的開展情況,并進行通報,強化問責。
圍繞提高管理水平,該廠煉焦工序針對貴州煤配比驟降、焦炭質量惡化的情況,提高配煤準確性,控制合適爐溫,穩定配煤關鍵質量指標,通過管理和技術手段,盡最大努力確保焦炭質量平穩調整;燒結工序針對保產壓力大的情況,不斷提高操作水平,優化配礦結構,嚴格把握中間指標操作,進一步提高燒結礦質量和產量,以減輕高爐原燃料緊張的不利影響。
技術創新走出穩產新路
“長期以來,高爐受風風量均衡穩定,可以說它是國內最穩高爐……”新3號高爐白班作業長張邦志的自信,來自于高爐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今年初以來,他繼續對大高爐操作法進行完善,對加焦間隔時間進行了優化,實現了高爐堿度穩定、料批穩定、爐溫穩定、鐵量穩定,煤氣分布更加合理,燃料比持續下降。截至目前,新3號高爐累計超產1萬噸以上,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持續優化,在全廠開展的高爐穩定性評價活動中,多次獲得穩定性評價第一名,成為全廠穩定性最好的高爐。
張邦志僅是無數創新煉鐵人的一個縮影,他們傳承前輩的經驗,又大膽創新,一次次挑戰極限,不斷探索前行,賦予了釩鈦磁鐵礦冶煉新內涵。在3號高爐恢復生產的過程中,岳彩東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點維一作業區等部門的職工攻堅克難,創新風口大套更換方法,實現了16小時成功更換大套,打破國內同類高爐更換風口大套的最快紀錄。在2號高爐完成檢修、恢復生產的工程中,該廠精心組織,生產和設備團結協作,進一步優化高爐恢復生產的操作。終于,高爐在點火開爐第3天傳來捷報,當天完成生鐵產量2430.6噸,高爐利用系數達到2.2噸/(立方米·天),實現了安全快速達產目標。
團結協作筑牢穩產大堤
針對高爐爐役時間較長,特別是1號高爐運行時間達到了14年多,步入“高齡”爐行列,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問題,該廠完善了高爐爐缸安全監測制度、鐵口管理及監察制度和爐缸維護及鐵口定修制度等,強化設備事故預防管控,并完善設備運行保產機制,實施精準檢修和機會維修,為高爐實現均衡穩定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圍繞系統降本,該廠成立專門攻關小組,24小時全流程跟蹤,統計鐵水罐運行各環節實際運行時間,找出鐵水罐周轉低速運行的限制環節,提高鐵水罐周轉速度;深化對標挖潛工作,通過不斷優化高爐操作制度、加大礦石批重、加重焦炭負荷、合理使用小粒級燒結礦控制爐內煤氣流,提高爐內間接還原度,在保證高爐穩定順行的前提下繼續提高煤氣利用率,由42.22%提高到43.0%,為高爐穩定生產和優化指標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