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第十二屆中國鋼鐵流通促進大會在江蘇沙鋼集團舉行。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雷鳴對鋼鐵產業生態圈的建設提出了一些思考與建議。他表示,鋼鐵產業生態圈應該形成一個和諧共生的生態鏈,即鋼鐵產業上中下游企業各司其責,優勢互補,發揮各自作用,獲取合理的利潤。
陳雷鳴說,這個生態鏈也是一個根據所在行業地位、能力和作用,通過付出獲得合理回報的價值鏈。在這個生態價值鏈中,各個環節的參與主體不是惡性競爭、相互拆臺,而是和諧共贏、相互補臺。
近年來,中國鋼鐵行業經歷了從持續低迷到逐漸復蘇的過程,尤其是自2016年以來,國家大力推進鋼鐵去產能,取締“地條鋼”,促使鋼鐵行業秩序好轉,鋼價持續上漲,鋼企普遍扭虧為盈。
據了解,2016年以來,全國已壓減粗鋼產能超1.15億噸,約占整個“十三五”期間壓減1.4億噸粗鋼產能目標任務的82%;國家共查處了600多家涉及“地條鋼”的企業,約1.4億噸的“地條鋼”產能已全部拆除、查封,粗鋼產能利用率大幅回升到75%以上。今年前8個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鋼企實現利潤919億元,同比增加725億元。
“在整個鋼鐵行業形勢轉變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認識到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搭建和諧共生產業生態圈的重要性,他們改變了傳統思維模式,希望上中下游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合作發展環境。”陳雷鳴表示。
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陳雷鳴認為,要提高鋼鐵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共建產業發展生態圈必不可少。這個生態圈應該應該形成一個鋼鐵產業上中下游企業和諧共生的生態鏈,其中鋼廠、流通商和終端用戶都是這個生態鏈的參與主體。
不過,“長期以來,由于多方面原因形成了參與主體之間的地位不平等、利益不均衡、思想不合拍和步調不一致等問題,這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他說。
陳雷鳴進一步強調,所謂“利益均衡”并非是指各個參與主體之間利益均攤,而是根據所在產業鏈的地位、影響力和作用,獲得應得的、合理的利益。既不是只付出、少回報,也不是只擔風險、不求回報,更不是只干活、不吃飯。
“否則,這個產業鏈是不完整的,供應鏈也是不暢通的。長此以往,將會損害整個產業的整體利益,最終受害最大的應該是鋼鐵企業。”他說。
對于如何創建鋼鐵產業生態圈,陳雷鳴建議,一是營造利益共享氛圍,即鋼廠首先要正視生態圈的長遠作用,合理分配產業利益。二是發揮現代科技重構生態圈的作用,即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工具,加速構建新的市場體系。三是要發揮鋼鐵龍頭企業引領作用,重建價值鏈和利益鏈,進而規避惡性競爭。
另外,還要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取締和關停不規范企業。他認為,建立良好的鋼鐵產業生態圈,凈化行業發展環境勢在必行。必須通過多重手段,逐步使良幣驅逐劣幣,促使行業進入規范和有序發展軌道。
據悉,此次會議由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聯合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主辦,玖隆鋼鐵物流有限公司承辦,以“綠色循環,智慧物流與產業生態圈建設”為主題,共謀行業發展新思路,共話綠色發展、共建生態圈的新模式。
陳雷鳴說,這個生態鏈也是一個根據所在行業地位、能力和作用,通過付出獲得合理回報的價值鏈。在這個生態價值鏈中,各個環節的參與主體不是惡性競爭、相互拆臺,而是和諧共贏、相互補臺。
近年來,中國鋼鐵行業經歷了從持續低迷到逐漸復蘇的過程,尤其是自2016年以來,國家大力推進鋼鐵去產能,取締“地條鋼”,促使鋼鐵行業秩序好轉,鋼價持續上漲,鋼企普遍扭虧為盈。
據了解,2016年以來,全國已壓減粗鋼產能超1.15億噸,約占整個“十三五”期間壓減1.4億噸粗鋼產能目標任務的82%;國家共查處了600多家涉及“地條鋼”的企業,約1.4億噸的“地條鋼”產能已全部拆除、查封,粗鋼產能利用率大幅回升到75%以上。今年前8個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鋼企實現利潤919億元,同比增加725億元。
“在整個鋼鐵行業形勢轉變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認識到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搭建和諧共生產業生態圈的重要性,他們改變了傳統思維模式,希望上中下游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合作發展環境。”陳雷鳴表示。
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陳雷鳴認為,要提高鋼鐵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共建產業發展生態圈必不可少。這個生態圈應該應該形成一個鋼鐵產業上中下游企業和諧共生的生態鏈,其中鋼廠、流通商和終端用戶都是這個生態鏈的參與主體。
不過,“長期以來,由于多方面原因形成了參與主體之間的地位不平等、利益不均衡、思想不合拍和步調不一致等問題,這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他說。
陳雷鳴進一步強調,所謂“利益均衡”并非是指各個參與主體之間利益均攤,而是根據所在產業鏈的地位、影響力和作用,獲得應得的、合理的利益。既不是只付出、少回報,也不是只擔風險、不求回報,更不是只干活、不吃飯。
“否則,這個產業鏈是不完整的,供應鏈也是不暢通的。長此以往,將會損害整個產業的整體利益,最終受害最大的應該是鋼鐵企業。”他說。
對于如何創建鋼鐵產業生態圈,陳雷鳴建議,一是營造利益共享氛圍,即鋼廠首先要正視生態圈的長遠作用,合理分配產業利益。二是發揮現代科技重構生態圈的作用,即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工具,加速構建新的市場體系。三是要發揮鋼鐵龍頭企業引領作用,重建價值鏈和利益鏈,進而規避惡性競爭。
另外,還要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取締和關停不規范企業。他認為,建立良好的鋼鐵產業生態圈,凈化行業發展環境勢在必行。必須通過多重手段,逐步使良幣驅逐劣幣,促使行業進入規范和有序發展軌道。
據悉,此次會議由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聯合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主辦,玖隆鋼鐵物流有限公司承辦,以“綠色循環,智慧物流與產業生態圈建設”為主題,共謀行業發展新思路,共話綠色發展、共建生態圈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