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記者:“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的保稅政策”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
朱繼民:為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促進國內加工行業的發展,國家對于保稅區及境內的加工貿易企業,為生產加工出口產品而進口的原料采取保稅方式,進口原料出口免征進口環節關稅和增值稅,出口產品時也不再退稅。而對于采用國產原料,所繳納的增值稅進入加工貿易企業生產成本。由此,國產鋼材進入加工貿易市場要征17%的增值稅,以及以增值稅為基礎計算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合計多繳18.7%的費用,阻止了國產鋼材進入加工貿易市場。國產鋼材無法與進口鋼材公平競爭,引發加工貿易企業大量采購進口鋼材,國內部分鋼鐵企業為減輕由此帶來的稅收差異,先將鋼材報關出口再由加工企業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形成國產鋼材“海上一日游”的現象。目前,在我國進口鋼材中,有50%是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
為實現國產鋼材和進口鋼材在加工貿易市場上公平競爭,經國務院批準,從上世紀90年代,對于加工貿易企業為生產出口產品而采用國產鋼材的,在相關部門組成的監管組的監管下給予全額免稅,即鋼材“以產頂進”工作。但2004年國家相關部門停止了該項政策的執行。按照現行稅法的規定,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鋼材仍然實行免稅政策,而用國產鋼材都要上繳17%增值稅,顯失公平,必然削弱國內鋼鐵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不符合WTO的“國民待遇”。國內鋼鐵生產企業迫于競爭壓力,提出恢復“以產頂進”工作即對于加工貿易企業采用國產鋼材免稅或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的保稅政策”。
《中國冶金報》記者:在化解鋼鐵產能過剩矛盾工作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
朱繼民:鋼鐵協會把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作為全行業一項重要工作,將積極配合政府部門認真做好相關工作。近期的工作重點:一是做好《指導意見》宣傳、貫徹工作,鋼鐵協會將根據需要召開會議,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對總體方案進行宣傳講解,使會員企業能夠對《指導意見》有比較清楚地了解;二是針對鋼鐵行業在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有關部委溝通;三是加強調研,11月份,鋼鐵協會將展開赴會員企業專項調研活動,全面掌握各地區進展情況,了解會員企業面臨的問題,及時反映會員企業訴求。
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鋼鐵協會將該項工作作為推進鋼鐵行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鋼鐵產業素質,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實現路徑,積極探索鋼鐵工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將著力深化以下十項工作:
一是配合政府部門做好遏制產能盲目擴張工作。鋼鐵協會要把配合做好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鋼鐵企業審核工作作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重要抓手。認真摸清鋼鐵企業發展現狀,為規范鋼鐵企業生產發展、淘汰落后產能等具體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
二是建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預警系統。該系統涵蓋鋼鐵產業在建項目、已核準項目信息庫,未納入鋼鐵協會統計的非會員企業的生產經營運行信息庫,定期發布鋼鐵產業產能利用、市場供需等相關情況。
三是加強會員企業市場行為自律與協調工作。根據市場情況,鋼鐵協會將定期組織企業研討協商,合理控制產能,規范銷售行為,研究、理順鋼鐵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維護行業整體利益,避免惡性競爭。在專項產品市場協調方面,持續深化南方、北方板材生產企業協調組的工作。在重點品種協調中,特別是某些工程項目招標中,引導協調組成員加強溝通,消除誤會,同時積極向招標方介紹鋼鐵生產特點、產品質量保證體系要求等。要求參加協調的企業應當信守承諾,對違背承諾的應予以譴責。
四是圍繞構建鋼鐵產業公平市場競爭環境、推進鋼鐵產業轉型升級與結構調整、促進鋼鐵產業節能減排與綠色生產、維護鋼鐵產業安全等四個方面開展相關財稅體制與財稅政策支持的研究。
五是召開用戶行業協會座談會,著重對用戶行業用鋼需求結構及用鋼量加強分析,并及時將分析報告在協會網站會員區發布,引導會員企業關注下游行業結構升級帶來的新的用鋼需求,并按照市場需求科學地進行產品升級及技術裝備升級。
六是加快行業標準制修訂,推進鋼鐵品種質量上新臺階,促進鋼鐵產品升級換代。鋼鐵協會將加強冶金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物質量認定“金杯獎”活動,幫助會員企業樹品牌,提質量,創效益。配合工信部,參與組織落實鋼鐵與下游用鋼產業戰略合作,加大高強螺紋鋼筋推廣應用,落實高效電工鋼推廣應用合作組工作;推進船用耐蝕鋼、建筑用高強結構鋼、海洋工程用鋼、汽車零部件用高性能特殊鋼等重要品種的上下游戰略合作。加快推動相應標準制修訂,協助企業開拓新市場。
七是按照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導向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協助做好產業布局調整,研究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措施與建議,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鋼鐵產業的整體素質。
八是不斷提高鋼鐵行業綠色生產水平,規范并加快滿后產能的退出。鋼鐵協會一方面要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包括鋼鐵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節能減排研究,鋼鐵生產全流程的系統優化節能、重點節能技術的示范推廣節能,以及先進經驗的推廣,大力宣傳近年來建設綠色鋼鐵所取得的成績;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和提高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九是研究鋼鐵企業拓展海外發展空間的建議與措施。一是要積極研究探索優勢鋼鐵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資源和價值鏈整合實現“走出去”的最優路徑與運行模式;二是協會要在建立健全貿易投資平臺和“走出去”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方面要有所作為,積極為優勢鋼鐵企業爭取政策支持和相關的激勵措施。
十是研究和推進“增強鋼鐵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協會將通過多種方式推動行業共性技術突破。一是構建上下游戰略合作創新平臺,平臺兼顧參與企業個性技術和整體共性技術兩個方面,積極探索和推進合作研發機制的建立,實現鋼材產品技術開發、應用技術開發、產品設計與規范服務的聯動效應;二是依托國家科技項目,積極組織行業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重點開展“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技術開發”和“特殊鋼生產流程關鍵技術開發與集成示范”、“資源節約型特殊鋼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鋼鐵行業綠色制造關鍵技術集成應用示范”、“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廢物循環利用技術與示范”、“新一代節能高效連續熱處理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等對行業有重大意義的共性技術;三是積極建議政府設立相關科技專項,通過國家科研資金引導,帶動共性技術的研發,推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轉移與應用;四是針對行業重大共性技術問題,組織行業專家開展技術咨詢服務和技術推廣,如成立大高爐專家委員會,組織行業的力量,幫助企業有效解決大型高爐運行效率問題;五是發揮行業引導作用,編寫鋼鐵工業中長期科技發展指南,引導共性技術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