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問題是根源
美國媒體CNBC(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近期的報道認為,歐洲鋼鐵業正面臨結構性問題。
麥格理銀行礦業分析師杰夫在接受該媒體采訪時表示,歐洲鋼鐵業目前亟須解決結構性問題,這其中供應過剩是“大問題”,而導致這一結果的是歐洲本地區的鋼鐵需求沒有復蘇。他表示:“目前,歐洲地區的粗鋼產能為2億噸,需求可能只有1.5億噸~1.6億噸。而且,只要市場價格開始回升上漲,就會吸引新的供應量,從而壓制價格。”杰夫還稱,很多歐洲鋼企正在等待宏觀經濟大環境出現好轉,從而帶動市場復蘇,但是業內較多分析師都認為,短期內鋼價不會有任何顯著性的上漲。
歐洲鋼鐵業的供應過剩問題,主要還是該地區的需求縮減導致。眾多數據也顯示,今年歐洲鋼鐵需求下降明顯。
安賽樂米塔爾公司8月份的最新預測稱,今年歐洲地區的鋼鐵需求將下降1.5%~2.5%,高于此前預計的下降0.5%~1.5%。穆迪稱,今年歐盟27國的需求在去年下降9.6%的基礎上,將繼續下降2%~4%。摩根斯坦利的預測數據顯示,歐洲鋼鐵需求今年將在去年下降9%的基礎上繼續下降3%。路透社的數據顯示,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洲地區的鋼鐵需求已經下降了近30%。
而且,歐洲主要下游用鋼行業的表現也是不盡如人意。
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ECD)稱,目前,歐洲地區的鋼鐵產能超出需求三分之一還多,導致需求呈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兩大用鋼領域———建筑和汽車一直萎靡不振,下游行業不景氣不僅僅是受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同時歐盟的財政和貨幣的緊縮政策也是主因。例如,當前,南歐地區的建筑工業活動用鋼訂單基本沒有。而過去,該地區主要的訂單來自于政府的公共財政撥款項目,緊縮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使得歐洲很多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建設項目幾乎停滯。同樣,由于經濟不景氣,私人建筑活動依然較少。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表示,歐洲地區的汽車銷量去年為自1995年以來的最低,今年預計仍將繼續下降,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量為同比下降6.7%。
而且,有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一些企業和行業稱,今年底將是歐洲市場的“拐點”,2014年歐洲鋼鐵工業將走上穩步復蘇。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如果歐洲大型鋼企成功提價,就會吸引更多的進口資源,比如近來盧比貶值導致印度進口的熱軋板卷增多,在需求仍然疲軟的情況下,又會重走上供應過剩的“老路”。所以,該地區鋼鐵工業的“軟肋”還是需求,實質上就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問題。
不過,根據國際鋼鐵協會的最新預測,歐盟27國的需求在2014年將增加2.1%,這對于近來被“唱空”嚴重的歐洲鋼鐵業或許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