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攀鋼集團西昌鋼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昌鋼釩”)新建成的1號燒結機密相半干法脫硫系統正在調試,在灰色天空背景下,大煙囪冒出來的煙幾乎看不見。這是記者跟隨西昌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環保社會監督員調研了解到的。
西昌鋼釩“煙羽”現象頗受市民詬病,針對這個問題,涼山州曾經下達整改通知書53次,并確定了2014年1月20日前建成1號燒結機密相半干法脫硫系統、5月底前建成2號燒結機脫硫系統的目標。
為徹底解決燒結脫硫煙氣“煙羽”問題,西昌鋼釩投資約2.2億元,新建兩套密相半干法脫硫系統,以代替目前的氨法濕法脫硫系統。目前,第一套密相半干法脫硫系統已經建成,1月10日進行了設備聯合調試,1月15日21點將1號燒結機切割連接,從這兩天的調試數據來看,最高脫硫效果達到了300毫克/立方米。
“該工藝從感官效果來看,效果無明顯‘煙羽’現象,根據目前調試情況,我們有信心,通過優化參數,可達到預期目標。”西昌鋼釩能源環保部副部長唐鳳君說。
市人大代表吳少林說,西昌市民不僅僅期待感官效果改善,更加期待有足夠充分的數據說明“煙羽”現象得到改善。
目前,西昌鋼釩已開展2號密相半干法脫硫系統施工圖設計、設備采購等前期工作。
“春節前后,1號新建脫硫系統調試正常,我們會把兩套老脫硫系統全部拆除,市民再也不會看到‘煙羽’現象了。”唐鳳君說,西昌鋼釩將在總結第一套新建脫硫系統的基礎上,爭取在5月底前建成第二套脫硫系統。
此次調研中,調研者還參觀了新建在經久鄉政府的空氣質量監測站,與目前涼山州現有的5個監測站不同,該監測站監測6個指標,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PM10和PM2.5。“從這42天的監測數據來看,有10天出現過輕度污染,未出現過重度污染。”西昌市環境監測站負責人說,該設備投資160萬元,有6個月磨合調試期,調試完畢后,西昌市將向社會公布經久片區的環境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