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巨頭對我國進口鐵礦石資源的壟斷,終于被撕開一道口子。非洲利比里亞當地時間2月13日下午5時,武鋼利比里亞邦礦首船5萬噸鐵精礦裝船完畢,正式啟航回國。
瑟利夫總統到現場祝賀
當地時間2月12日上午11時30分,武鋼利比里亞邦礦項目首船鐵精礦裝船儀式在利比里亞自由港舉行。
利比里亞總統瑟利夫、中國駐利比里亞大使張越出席了裝船儀式。瑟利夫總統對武鋼中非(香港)礦業有限公司首船礦的成功發運表示了衷心祝賀,對邦礦項目推動利比里亞經濟的發展表達了誠摯謝意。
此次裝船的利比里亞自由港BMC碼頭,是邦礦鐵礦石外銷和重油進口的重要口岸。武鋼中非公司投資1億多美元,對碼頭進行加固和技術設備改造,安裝了新的堆取料機、裝船機、皮帶機作業線和油工藝接卸貯存設施,對航道進行了疏浚。目前碼頭已具備5萬噸級船舶靠泊能力,堆場具備100萬噸貯存能力,油罐具有2萬噸貯存能力。
據武鋼知情者介紹,因裝船碼頭建設工程復雜,延遲了原計劃于去年年底開運首船鐵精礦的安排。
武鋼打破進口鐵礦壟斷
根據計劃,首船鐵精礦將于下月運抵武鋼控股的舟山武港碼頭,以海河聯運方式,將這批精鐵礦送回武鋼。
5萬噸精鐵礦,按1.6:1通常比,約能產鋼3噸多。但首船鐵精礦回國的意義顯然遠大于此。
利比里亞邦礦是武鋼主導開發的第一座海外礦山,資源儲量21.16億噸。該礦一期項目于去年7月底投產,項目二期將于今年開工,形成年處理2200萬噸原礦,生產900萬噸鐵精礦的能力。這里將成為武鋼打造海外資源戰略基地的重要一環。
武鋼計劃,到2015年將以利比里亞、加拿大、巴西等國擁有多個鐵礦石項目獲得的原料,實現鐵礦石完全自給。
據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8683萬噸,較上月增加1345萬噸,增幅達到18.33%,創下歷史新高。世界前四大鐵礦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以及FMG均進入擴產高峰,四大礦山新增產能或超1億噸。而國內需求勢必滯緩進口礦價下跌空間。武鋼打破進口壟斷的努力,將為其產品創造相對較大的成本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