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獲悉,去年10月18日上市的鐵礦石期貨于3月19日順利進行首次交割,I1403合約在最后交割日完成鐵礦石期貨交割100手,折合現貨1萬噸。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將盡快研究鐵礦石期貨的國際化方案,通過開展保稅交割,施行多幣種結算等方式,積極引進境外投資者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增強其對產業的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3月14日是鐵礦石期貨I1403最后交易日,I1403合約以單邊100手持倉摘盤,而當日也是鐵礦石期貨上市的第100個交易日。據了解,此次1403鐵礦石合約共注冊標準倉單100手,參與交割的客戶分別為一家鐵礦石貿易企業和一家鋼鐵冶煉企業,交割貨物位于連云港(601008),交割鐵礦石來源為澳大利亞,交割品質為鐵品位61.9%,符合鐵礦石期貨交割質量要求。
市場人士認為,相對于龐大的現貨規模,此次100手的交割量規模并不大,這與3月合約臨近春節、各品種交割量一般不大、及I1403合約并非主力合約有關,同時也體現了鐵礦石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合理回歸,期現基差合理、缺少套利空間,反映了鐵礦石期貨合約制度設計的合理性。
鐵礦石期貨順利完成首次交割,也意味著全球首個實物交割模式的鐵礦石期貨品種完整地接受了市場的檢驗,也表明全球首個進行實物交割的“中國版”鐵礦石期貨適合中國“市情”。
據大商所統計,截至3月14日I1403合約最交易日,歷經100個交易日,我國鐵礦石期貨共成交690.7萬手(單邊,下同),折合6.91億噸鐵礦石現貨貿易量,相當于同期新加坡掉期市場的7倍,新加坡期貨市場的36倍,成交金額5819.78億元,日均成交6.91萬手;持倉量穩步增長,日均持倉量11.05萬手,3月14日持倉達到34.82萬手,鐵礦石期貨已具備服務實體經濟的市場規模。
從參與者結構看,在市場運行過程中產業客戶參與度穩步提升,法人客戶的成交占比和持倉占比基本穩定在成熟品種水平。目前法人客戶成交占比平均13.4%,持倉占比平均31.31%,基本與大商所整體市場法人客戶參與水平接近。市場人士認為,在新上市品種中,法人戶這一占比是非常高的,說明產業客戶對鐵礦石期貨參與較為積極。目前,不少國內大型鐵礦貿易商和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已經參與交易,多家國際大型鐵礦貿易商參與進來,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在產業客戶成交中占比已超過16%。
從價格運行上看,鐵礦石期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供需關系,一種新的市場定價方式正在逐步形成。(目前,鐵礦石市場定價主要是由國際鐵礦石價格指數主導,如現貨貿易結算多采用普氏指數月度均價,新加坡掉期市場采用TSI指數的月度平均。)據市場機構統計,從相關性看,2013年鐵礦石期貨上市初期主力合約與青島港PB粉現貨價格、普氏指數價格和新加坡掉期價格的相關性分別僅為0.77、0.66和0.28;而2014年鐵礦石期貨與三者的相關性分別已提高至0.94、0.94和0.98。從基差情況看,我國鐵礦石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已經具備穩定的基差關系且隨時間推移呈收斂狀態。
“從上述情況可知,我國鐵礦石期貨價格有別于國際鐵礦石價格指數走勢,但同時又不脫離現貨市場供需,并通過實物交割方式將港口庫存的影響納入市場定價體系,避免了以少部分鐵礦石成交價決定整個市場價的弊端。另外,市場也普遍反映,鐵礦石期貨的推出,為市場提供了另外一個選擇,同等品質的礦石,哪個市場價格合適,就從哪個市場購買。鐵礦石期貨對優化市場定價產生了積極作用。”香港嘉鑫控股集團高級分析師穆文鑫表示。
對于鐵礦石期貨市場未來運行和發展,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交易所將進一步做好以鋼企為主的產業企業培訓工作,鼓勵并引導產業客戶積極參與鐵礦石期貨,作好市場培育工作;另一方面,將持續跟蹤現貨市場和產業變化,據情況進一步優化交割等業務流程,改進合約和規則設計,當前將盡快研究鐵礦石期貨的國際化方案,通過開展保稅交割,施行多幣種結算等方式,積極引進境外投資者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增強其對產業的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