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瑞介紹,40年來,廣東從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業省發展成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率先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77萬億元;財政收入達1.27萬億元,是首個超萬億元的省份;外貿進出口總額達7.14萬億元,約占全國四分之一;區域創新綜合能力躍居全國首位。深圳從一個邊陲農業縣發展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城市經濟競爭力位居全球前列,珠海從一個落后的邊陲小鎮發展為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汕頭從一座偏遠小城日益發展為內秀外名的活力特區、和美僑鄉、粵東明珠。
站在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新起點上,更多藍圖已經繪就。
中共深圳市委副書記、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陳如桂表示,深圳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機遇,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方面,展現深圳新的擔當作為。要通過先行示范區的建設,把深圳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以新的作為創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業績。
中共汕頭市委副書記、汕頭市人民政府市長鄭劍戈表示,將以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加大體制機制創新,把華僑試驗區打造成為匯聚僑資僑智的重大開放平臺。對標最優最好,回應僑胞關切,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環境。
中共珠海市委副書記、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長姚奕生表示,珠海謀劃推動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不斷深化珠澳合作,與澳門相互促進,互利共贏,攜手澳門共同打造大灣區重要一極。一是謀劃構建粵澳共商共建共管體制機制,統籌開發橫琴建設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澳門一起做好產業規劃、產業導入、項目建設,不斷豐富“一國兩制”新實踐。二是要構建新的規則體系,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和聯通貫通融通率先更多在橫琴落地。三是要發展新的產業,要重點發展高新技術、中醫藥、特色金融、商貿消費、文旅會展等重點產業,繼續高標準地建設粵澳合作產業園,支撐粵澳極點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