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來,陜鋼集團漢鋼公司各大料場以改善物流服務、降低運輸成本為目標,群策群力關注提升外購原燃料車輛的卸車效率。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磨合、試煉,截至目前已基本實現汽運物料進、出廠卸車平均用時不超3小時。
對標管理,活學活用。如何提高外購車輛卸車效率是公司一直以來都較為關注和改善的課題。8月份,物流中心對標小組赴龍鋼公司對標學習,發現該公司能做到3小時卸車,得益于對方強大的物料堆儲和吞吐能力,對比,物流中心和鐵路運輸部門充分溝通、商榷、權衡和籌劃后開始另辟蹊徑,決定在現有規模基礎上不斷優化原燃料的堆放、運輸、使用,讓各料場類物料充分加速“流動”起來,為汽運卸車騰出更多的空間和時間。
全盤聯動,整體協作。中心通過及時將各種物料的庫存信息反饋至相關部門,為采購物料提供準確的庫存信息,按照現有庫存和生產用料需求發貨,避免物料集中發運到廠造成的壓車現象。車輛在廠內過磅、取樣時優化精簡流程,減少了磅房車輛擁堵的頻次。
統計分析,及時整改。中心各料場班組員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組織卸車。同時各班班后會對卸車超過三小時的車輛進行統計,分析每輛車卸車超時的原因,通過班組成員的集思廣益提出相應的對策,將各料場物料卸車情況詳細交接給下個班次應對處理。
通過多項舉措的落地落實,物料進廠至卸車出廠時間從8月份的平均3.5小時,縮短到當前平均用時2.9小時以內。(漢鋼公司 關亞飛 余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