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國產65%鐵精礦價格為956.9元/噸,環比每噸上升4.89元,升幅為0.51% ,當月平均價格為945.11元/噸;國產62%鐵精礦價格為853.27元/噸,環比每噸上升4.25元, 升幅為0.5%,當月平均價格為842.98元/噸。
基本面上,中澳貿易問題加劇了市場對澳洲鐵礦石供應的擔憂,疊加國內需求旺盛、國際鋼鐵行業生產復蘇等因素,鐵礦石價格明顯上漲。
但在鐵礦石金融屬性越來越強的情況下,階段性過度投機炒作與定價機制不完善等因素往往會導致價格明顯偏離現貨市場供需基本面,價格風險加大。
根據中鋼協掌握的情況,近期鐵礦石價格的快速上漲明顯偏離供需基本面,更多是臨近交割月多頭的逼倉所致。據某鐵礦石貿易人士反映,最近一段時間,某些貿易商囤積最適用于交割的鐵礦石品種,人為制造市場緊張,此外,部分貿易商在礦山的招標中存在明顯的異常行為,涉嫌操縱市場,推動指數上漲,呼吁相關監管部門盡快介入。
鐵礦石現貨交易均以指數作為定價依據,我國每年進口超過10億噸鐵礦石,但有70%以上是企業年度長協采購并直接用于生產或質押狀態,只有20%—30%進入貿易流通領域。而普氏通過電話問詢等方式,向礦山、鋼廠及貿易商采集貿易流通環節的數據,樣本數量非常有限,僅占市場份額的6%—9%,存在“小樣本決定大市場”和價格形成的過程中人為操作空間比較大的弊端,某種程度上會偏向國外礦山。
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影響了我國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所采取政策帶來的來之不易的經濟成果,大幅超出了行業對漲價的預期,預計后期鋼鐵行業虧損面將明顯擴大,不利于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值得可喜的是,近兩年來鐵礦石價格持續上漲,參與鐵礦石期貨套保的鋼鐵企業較好控制了原料成本,當市場價格超跌或超漲的時候,期貨市場較好的流動性為產業企業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套保機會,此時從事期貨套保風險反而更小。但在期貨市場參與過程中,鋼鐵企業也要防止在市場中的投機交易,從而因對工具的錯用而產生對市場的偏見。
同時,大商所也應盡快推動鐵礦石期貨品牌動態升貼水制度落地實施,便利企業參與期貨交易、交割,提升期貨市場服務產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