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特征與階段
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是工業的重要糧食、建設的重要保障、經濟的重要支撐,首先應正確認識中國鋼鐵工業的歷史地位和發展特征,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中國鋼鐵工業支撐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穩定支撐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中國鋼鐵工業在自身發展全過程中以技術創新為第一推動力。三是,中國鋼鐵工業讓世界更美好,不僅為人民生活質量改善提供基礎結構材料和重要功能材料,而且正在引領世界鋼鐵的綠色低碳革命。四是,中國鋼鐵工業是國內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具備好規模、好價格、好產品、好品牌、好服務“5G”競爭力。五是,中國鋼鐵工業將長期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發展,引領的時間跨度將超過以往任何一個國家,達百年之久。
目前,中國鋼鐵工業已經進入高質量時期,處于加快重組、強化環保、低碳發展三期疊加的歷史階段,將以低碳為統領,以數字驅動、技術革命、綠色協同為三大趨勢,重塑發展新格局。在“雙碳”目標引領下,預測中國中長期鋼材需求將維持高位并緩慢下降。
二、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形勢
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自“3060”目標提出以來,中國國家層面高度重視,在各大會議上發布關于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講話多達30余次,并在兩次國際會議上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行業、企業率先達峰。
聚力“雙碳”決策部署的推進落實,中國正在積極構建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其中,統領性頂層設計文件“1”和“N”中為首的政策文件已經出臺,《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作為“N”中系列即將發布。鋼鐵工業是全球關注的重點碳排放行業,是落實碳減排的重要領域,近期中國國家層面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均對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
由于具有能源資源稟賦、產量大、企業數量多、碳排放機理復雜等基本特征,中國鋼鐵工業低碳轉型時間短、難度大,同時還面臨支撐系統不健全、結構降碳難度大、突破性低碳技術不成熟等嚴峻挑戰,任務艱巨,但勢在必行。從政策角度,應強化系統性、全產業鏈統籌推進。從市場角度,應加快推進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并與用能權、排污權等市場機制統籌,充分發揮碳價等市場機制的正向引導機制。從路徑角度,應做好頂層設計,循序漸進開展階梯式“減碳”行動,打好高質量減污降碳的組合拳。
三、鋼鐵工業綠色低碳轉型路徑
中國鋼鐵工業落實“雙碳”目標應劃分為五個階段:達峰階段、穩步下降階段、較大幅度下降階段、深度脫碳階段、碳中和階段。
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低碳轉型路徑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一是推動綠色布局。應深入推動布局優化,促進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加大綠色物流,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產品。
二是節能及提升能效。應推廣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提高余熱余能自發電率,推廣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
三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應優化原燃料結構,鼓勵短流程電爐鋼發展,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四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應加強區域能源、資源整合,提升固廢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動鋼化聯產。
五是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在實現深度脫碳的有效途徑中,現階段生物質能不具備大規模利用的條件,電解還原技術仍處于實驗基礎研究階段,因此,氫能冶煉、氧氣高爐及非高爐冶煉、CCS/CCUS是重點。
六是做好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支撐。應構建C+4E目標體系框架,以提高碳生產率為核心,實現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環境協同治理,形成鋼鐵生態產業鏈。
總之,中國鋼鐵工業低碳發展要依靠科學發展和科技進步,須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