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消息,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來自全省煤炭經濟形勢分析會的消息,一季度,山東煤炭企業虧損面達到67%,煤炭行業突破發展困局迫在眉睫。
一季度,山東煤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5.7億元,利潤1.9億元,同比下降92.39%。煤炭價格逐月下滑,煤炭企業虧損面由2013年末的40%上升到目前的67%。10個產煤市中,濟南、淄博、煙臺、濰坊、萊蕪等5市煤炭行業整體虧損;泰安、棗莊市虧損面達到70%以上。
山東省煤炭工業局局長喬乃琛:“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除了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們的產能過剩,加上煤炭進口加大,國際市場煤炭價格繼續低迷。”
專家認為,要走出煤炭業寒冬,首先要在深耕煤炭主業上下功夫,其次要發力非煤產業,打造新的增長點。
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華:“轉變我們傳統的挖煤賣煤的這種方式,把我們煤炭的產業鏈拉長,把我們煤炭的價值鏈提升。”
目前,山東非煤產業主要涉及電、煤化工、機械制造、建材、鋁及鋁加工等領域,占行業經濟總量的62%,但利潤并不理想。未來,非煤產業依托自身優勢,發展生產服務業是必由之路。
山東省煤炭工業局局長喬乃琛下一步,圍繞著掘金的專業化、采煤的專業化、甚至到整礦托管的專業化,來發展我們的非煤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