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轉變
“全流程系統優化攻關項目,由總工辦組織實施;設備備品備件費用控制攻關項目,由設備機動部組織實施。”2014年初,在唐鋼制定的13項重點攻關項目中,對結構成本、工藝成本、質量成本、融資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成本進行了重點部署,而這些以專業部室為責任主體的攻關項目,把專業部室一下子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了降成本的“主角”。
“系統優化項目降成本目標確定為2.8億元后,我們對鐵前系統、鋼軋系統進行全面梳理,緊抓降本薄弱環節,制定了‘高爐長壽挖潛增效攻關’‘優化轉爐冶煉工藝降低結構成本攻關’‘優化鍍鋅工藝降低鋅耗攻關’等37個系統優化攻關項目,全力展開攻關。”唐鋼總工辦專家劉連繼介紹。
唐鋼改變過去專業部室只負責管理和考核的情況,強化“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由專業部室主動上位,站在全系統、全公司的角度思考問題,參與到具體工作實施過程中,挖掘更大的降本潛力。
劉連繼介紹:“第一季度,我們全程參與項目實施,對關鍵項目進行24小時跟班作業,并確定階段性攻關目標,通過上下工序的協調聯動,系統梳理優化流程,大幅降低了成本。僅‘熱軋部轉爐降低結構成本’這一個攻關項目,就降本697萬元。”
角色的轉變,為降本增效工作注入了不竭的動力。為減少計劃外產品損失,生產制造部生產計劃科科長李末卓另辟蹊徑。“今年,我們轉變以前由主體廠單獨挑‘大梁’的工作思路,主動承擔主體責任,嚴把合同評審環節,科學制定各生產線品種過渡材的比例,并對不同成因的非計劃品進行攻關,全流程掌控崗位操作、設備運行、原材料狀況,著力提升產品實物質量。今年第一季度,非計劃品比例較去年同期降低了87.5%。”李末卓說。
今年第一季度,唐鋼各專業部門充分當好“第一責任人”,費用控制實現4.89億元,比年初確定的目標降低了5000多萬元。
體制變革
進入2014年,唐鋼開始實施完全市場化運作。作為其重要支撐,唐鋼推行了以突出利潤和現金流為重點的考核機制,成為各單位抓好成本控制的新的推動器。
運營改善部考核科科長李敏山談及新舊考核體系的根本區別時說:“在市場波動大的情況下,過去的內部考核機制已不利于更深層次降成本。為此,我們建立起新的適應市場形勢的績效考核機制,把市場壓力分攤到各單位,激勵各單位積極對接市場,尋找新的降本增效點。”
“新的考核機制出臺后,更加激勵我們把市場價格的變化作為采購原材料的風向標。”5月6日下午,正在京唐港采集外礦樣本的煉鐵部經營科副科長李旭輝介紹道,“目前礦粉價格正處于下降時期,我們充分利用近港優勢,增加采購頻次,減少單次采購量,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占用。到4月底,煉鐵部中厚板區的礦粉庫存較去年底降低3.3萬噸,礦粉每噸價格降10元,就能降低33萬元的采購成本。”
今年初以來,唐鋼大力推行體制機制變革,破除制約降本增效的藩籬,如檢修體制變革、公務車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等舉措,在加強費用控制、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公司整體運營效率等方面,帶來了顯著效果。
為了用最低的設備維護成本達到最高的設備利用率,唐鋼全面清退外委外雇人員后,通過推廣“8保16”、“TPM+工時制”、延長檢修周期的新型維檢模式,發揮點檢人員和檢修人員的作用,保障設備長周期穩定運行,大幅提高鋼鐵主業人工勞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外委檢修費用。今年第一季度,唐鋼清理外委外雇人員年可降低外委費用8800萬元。
唐鋼對公務用車實行集中管控,對用車標準、派車流程、收費標準、燃油管理、維修流程等作出了具體規定,不僅徹底堵住了人情用車、公車私用等各項管理漏洞,實現公務用車高效運行,還大幅降低了燃油費、維修費和人工費用等,僅第一季度就壓減費用654萬元。
資源管控
在密切關注內部成本的同時,唐鋼樹立全資源管控的市場意識,將管理“觸角”延伸到了上下游,把沉淀在流通環節的效益拿回來,成為該公司提升成本控制力的一項“秘密武器”。
“天津港出口鋼材鐵路發運優惠政策已經批下來了。據此,我們迅速增加天津港鋼材鐵路發運量,將鐵運比提高到54%以上,可以實現運輸成本降低16元/噸。”4月30日,物流公司聯合運輸經營科辦公室里,科長劉曉彬一手拿著剛剛到手的鐵運優惠單,一手拿著計算器,算起了這筆經濟賬。
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與唐鋼廠區的運距相當,唐鋼物流公司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實時跟蹤三大港口的鐵路和公路運費變化,及時優化進口礦、出口鋼材運輸通道,降低物流費用。4月中下旬,北京鐵路局管內運費優惠政策一出臺,物流公司立即與北京鐵路局進行接洽,爭取相關優惠政策,并第一時間調整鐵運比和布港方案,降低物流成本。
今年初以來,唐鋼全面推進市場化運營,將流通環節的潛力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如今,唐鋼設備機動部的采購員們將“辦公桌”搬進了市場,搬進了生產廠家,大幅壓縮中間商,進行設備、備品備件直采,比價格、比質量、比服務,挑選最佳性價比的備品備件,實現了降低采購成本和零庫存的目標。今年第一季度,他們直接生產廠開戶44家,壓減中間商74家,直接采購率同比增加13%。備件檢修費、生產輔料費用比上年降低76.75元/噸,總費用降低2.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