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于勇認為,生產關系滯后生產力發展的矛盾導致了產業的新常態,高負債支撐的發展模式、高成本高消耗支撐的生產方式、低效率的資源配置模式以及與用戶相脫節的營銷模式等,是阻礙鋼鐵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問題。河北鋼鐵集團依靠改革創新,建立起適應“新常態”的生產經營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生存發展困境。
——削減非生產性費用支出,還原企業應有的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河北鋼鐵集團大力削減非生產費用支出,大幅度削減外委、外包、外雇費用,在保持生產經營穩定的情況下,依法依規同比壓減54%的用工成本。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降低企業成本,推行“零庫存”采購、商務車改革。一系列“組合拳”逐步還原了鋼鐵企業應有的先進性和競爭力。一季度,在全國鋼材平均價格跌至20年來最低點的困難形勢下,集團營業收入、利稅、利潤同比分別實現大幅度增長。
——通過產線對標挖掘更深層次潛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實際競爭力
于勇認為,當前企業內部“低垂的果實已經摘完”,一般性的措施很難挖出更深層次的潛力。河北鋼鐵集團正在推進的產線對標,其聚焦點不再是單一產品成本、單項技術指標費用的對標,而是產線之間裝備能力、產品檔次以及勞動效率提升、人力資源配置等更深層次的對標,從根本上解決高端產線生產低端產品問題,更有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實際競爭力。
——創新“普鋼借鑒特鋼”跨界銷售模式,培育渠道和服務差異化優勢
今年初,河北鋼鐵集團顛覆高盈利期的傳統營銷手段,實施“普鋼借鑒特鋼”的跨界銷售模式,強化特鋼營銷理念,加強戰略營銷、技術營銷和服務營銷。今年上半年,河北鋼鐵集團與49家大客戶建立戰略聯盟,近200萬噸拳頭產品打入近百項國家重點工程,板材直供比例達到65%,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個百分點。于勇說,河北鋼鐵集團創新營銷模式是行業“新常態”下,深化營銷系統市場化改革,積極培育渠道和服務差異化優勢的立足點和著力點,也是企業制勝市場的重要法寶。
——推進國際化戰略,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河北鋼鐵集團推進國際化戰略已初見成效。集團借助瑞士德高等國際著名企業的全方位戰略合作,上半年,累計出口鋼材327萬噸,較去年同期提高64%,其中鍍鋅板、彩涂板等高附加值產品比例達到38%。與西門子奧鋼聯、浦項、德高等企業在節能環保產業等方面展開深層次合作,借鑒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理念和經營模式,河北鋼鐵集團管理與發展水平在不斷提升。
于勇認為,中國鋼鐵產業正快速融入全球市場,鋼鐵企業須盡快適應這一新常態,徹底打破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創新全球市場一體化的經營理念,向國外配置資源,向國外尋求發展出路,拓寬國際化發展道路。未來,河北鋼鐵集團將充分借助海外市場和海外資源,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釋放海外投資效益。河北鋼鐵集團的南非PMC公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取得較大進展,2014年鐵精粉產銷量將由去年的600萬噸提高到今年的1000萬噸。集團全球化營銷服務和市場渠道網絡構架也已初步建成,他們利用德高公司和香港、新加坡公司三大貿易和融資平臺,在提高“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開發利用水平上收到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