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揭曉的2014年冶金科學技術獎評獎結果中,寶鋼有8個項目獲獎。除寶鋼與鋼研總院等合作的《壓水堆核電站核島主設備材料技術研究與應用》獲特等獎外,《冷軋熱鍍鋁鋅裝備及工藝和產業化》、《中高鉻鐵素體不銹鋼高表面控制技術》獲一等獎,還有2個項目獲二等獎,3個項目獲三等獎。
冶金科學技術獎評選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聯合舉辦,每年舉辦一次。今年共有61個單位申報科技成果233項。經評審委員會認定,有79個項目被授予冶金科學技術獎,其中,特等獎2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26個、三等獎43個。
《冷軋熱鍍鋁鋅裝備及工藝和產業化》項目,寶鋼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鍍鋁鋅機組退火等核心生產工藝,形成了鍍鋁鋅機組退火爐控制系統等成套裝備技術,并自行建成了兩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連續熱鍍鋁鋅機組,填補了國內空白。研發并改進鋅花控制工藝,使寶鋼鍍鋁鋅鋼板表面質量達到最高FC級別,成功用于液晶模組行業;研發的深沖用鍍鋁鋅鋼板沖壓性能和耐蝕性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研發的無鉻耐指紋和無鉻鈍化等后處理鍍鋁鋅鋼板直接在家電等領域裸用,不再噴涂,填補國內空白,代表了環保綠色產品的發展方向。寶鋼鍍鋁鋅鋼板已經用于海爾、三菱電機、三星、ABB、美聯等國內外家電、電氣、建筑行業。在該項目研發基礎上,寶鋼形成了產品企業標準,并負責起草了國家標準。該項目已受理國家專利40件,形成上海市高新技術1項,認定企業技術秘密92項。
《中高鉻鐵素體不銹鋼高表面控制技術》項目以打造“資源節約、高效制造、表面升級、規格突破”的制造流程為目標,在國家鋼鐵聯合基金和寶鋼戰略性科研大項目的支持下,通過基礎研究、制造技術開發和關鍵裝備的自主集成,成功攻克了中高鉻鐵素體不銹鋼的表面控制技術難題,開發出了高效率低成本與高級表面的鐵素體不銹鋼系列產品及關鍵制造和裝備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產品替代進口,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家電等領域。該項目推動了不銹鋼行業的綠色轉型與健康發展,支撐了國家資源節約戰略的實施。
八鋼一項職工自主創新項目《KR脫硫渣改質資源化處理技術》獲冶金科技獎三等獎。八鋼第二煉鋼廠職工俞海明對液態轉爐鋼渣的渣溫、渣量、凝固點等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經過400爐鋼的實驗與論證,大膽對KR脫硫渣進行改質資源化處理,從而實現鋼渣的再利用,并摸索出了鋼渣兌加量、鋼渣溫度等最佳參數,成功解決了穩定操作、風險控制的問題,取得了KR脫硫渣改質資源化處理工藝的成功。據悉,該處理工藝為國內首創,投入實際生產后,既避免了鋼渣污染環境,又能實現對鋼渣的全量化再利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