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3時許,攀鋼釩冷軋廠點維作業區點檢員孫計在對接近開關進行修舊利廢。“接近開關在使用中經常發生被機械設備損壞的情況,但是每個接近開關損壞的部位不同,這就可以利用拼湊的方法進行組裝。”孫計告訴記者,以每個開關價值500元左右計算,每年僅這一項就可為冷軋廠節約備件成本1.5萬元。
在冷軋廠,還有許多像孫計一樣的員工,正是他們的不懈努力,使該廠今年前9個月的生維費用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600余萬元。
這只是攀鋼釩今年抓設備管理的一個縮影。進入2014年,攀鋼釩以生產經營白皮書為指導,深入貫徹“設備是本”的理念,緊緊圍繞安全、經濟保產和可持續發展要求,以費用(投資)控制和零故障管理為主線,持續推動基礎管理完善,加強現場設備運行管控和投資項目管理,深入開展對標挖潛,挖掘內部維修潛力,有效提升了設備管理水平。
從年初開始,該公司按照設備管理體系完善要求,從制度、基礎數據、系統平臺等方面推進基礎管理,堅持預防維修與狀態維修相結合,強化現場設備運行、檢修管控;調整設備維修費預算管理模式,強化預算目標管理,挖掘內部維修潛力,嚴控項目外委和實施費用;以備件存貨和消耗為管控重點,通過計劃及價格控制、修舊利廢、擴大零庫存和功能承包、“三化”推進等手段,實現了安全、經濟保供。
為確保全年設備管理目標實現,進入四季度,該公司以安全經濟保產為導向,以經濟維修和零故障管理為主線,以經濟、高效投入為重點,強化關鍵設備運行管控,優化檢修組織模式,挖掘內部維修潛力,減少項目外委,加大項目監管力度,深入開展對標挖潛,通過管理創新和技術改進,持續完善以點檢定修為核心的設備管理體系,不斷提升設備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調整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為導向,實施積極的技術改造,提高裝備水平和工序保障能力,促進可持續發展。
該公司按照深化經濟維修和持續開展零故障管理的要求,結合“新常態”下的設備管理思路,加強設備基礎管理,不斷完善設備管理體系;持續完善設備運行保產機制,推進設備零故障管理,加強關鍵設備運行風險管控,確保關鍵設備安全穩定經濟運行;以備件存貨和消耗為管控主線,獨家產品、進口產品、進口品牌產品為管控重點,通過建立戰略合作、開展統談分簽、利用產融結合政策降低采購成本,通過加強計劃管控、修舊利廢、利庫、功能承包等工作,合理控制備件消耗和備件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