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該廠將安全管理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他們通過不斷加強安全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修訂安全規程、加大安全教育培訓、開展事故“回頭看”、持續推進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安全檢查隱患排查等,促進了企業安全生產健康發展。同時,該廠還從2012年開始,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實施了一項新的安全工作模式,就是在新老生產區之間開展“安全互檢”活動。
該廠分新老兩個生產區,雖然兩個生產區同在一個廠部的領導下,但新老兩個生產區在職工綜合素質、作業區管理能力、生產作業環境、生產設備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性,可以說是,兩個生產區安全管理工作上存在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狀況。為使兩個生產區安全管理工作實現互鑒互補,不斷提升安全管理人員業務素質,該廠組織了每月在新老兩個生產區之間進行的“安全互檢”活動。
為使生產區“安全互檢”活動扎實有效開展,該廠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責成安全科牽頭組織安全管理骨干人員、機動科及作業區專業人員參加“安全互檢”活動。在活動中,安全互檢成員仔細針對日常管理、專業管理、基礎管理、現場管理、標準化管理等逐項進行分類,按照業務劃分對起重作業、防火安全、電氣安全、危險介質、煉鋼工藝安全、相關方(含勞務工)管理、安全基礎工作、壓力容器、車輛安全、檢維修安全、防火設施等十余項工作內容進行互檢和交流。每到一處,互檢組成員按照檢查標準為受檢單位逐項打分,對檢查出的隱患問題,當場下達《安全生產整改指令書》,并采取安全“回頭看”的方式,對檢查出的問題實行整改、驗收、反饋、復查的閉環管理模式,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有效促進廠安全管理整體水平的提升。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費彥銘說:“持續4年多的新老兩個生產區‘安全互檢’活動,使我們在安全管理方面受益匪淺,不僅找出和反饋出新老兩區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還搭建了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相互借鑒、相互暢談、總結工作經驗教訓的平臺。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大家還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實現了安全管理信息共享,互相完善、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有效提升了我廠安全管理整體水平,真正實現了1+1>2的互助效應,我們還要將這一安全工作模式長期堅持下去,并不斷循序漸進。”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該廠開展的“安全互檢”活動,共計安排95人次參加了活動,檢查出典型問題共計309項,兩個生產區彼此采納和借鑒了先進管理經驗或模式,查出的問題也逐項得到整改落實,推動了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