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鋼鐵企業來說,要想順利實現全年生產經營目標、打勝扭虧增效攻堅戰,首要目標就是確保生產的穩定順行,只有生產穩定順行才能實現企業穩產增產的目標。而要想實現穩產增產的目標,設備必須穩定順行,沒有設備做保障,產量計劃就無法完成。同樣,設備是否穩定順行影響的不僅僅是產量,還影響質量、能耗和成本等方方面面。因此,我們必須要確保穩定順行向設備管理要效益。
確保穩定順行,向設備管理要效益,從根本上解決設備事故頻發根源是關鍵。而探究問題產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跟責任心有關。換句話說,責任心不夠,是造成設備故障頻發的主要根源。對此,各單位、部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要通過加強對職工責任心的培養,增強職工的責任感,使職工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從源頭上杜絕設備故障的發生,避免生產中的“小耽誤”。同時,要通過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監督、管理來約束職工的操作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各單位、部門尤其要健全、強化責任追究機制,一旦出現設備事故,做到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不被追究、不吸收事故教訓不放過,沒有整改措施不放過,從而形成長效機制來督促職工提高認識,增強責任心,保證設備操作、維護、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當然,設備故障與維修費用的壓縮、備品備件不足等因素有很大關系。對此,各單位、部門同樣不容忽視,不僅要合理利用設備檢維修費用,強化設備備品備件管理,該投入的要投入,該花錢的地方要花錢。同時,要對各系統設備全面檢查、評估,充分利用好設備技術狀態評估、精密點檢、全流程管控和備件壽命管理等工作手段,準確預判設備運行狀態,做到精準、精細檢修,最大限度地避免過修和失修。
確保穩定順行,向設備管理要效益,更為關鍵的是要找準解決設備故障的路徑。對此,各單位、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精準發力。要切實加強設備基礎管理,尤其要抓住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在檢修及日常維護中,通過開展點檢定修、隱患排查等工作,不斷消除設備安全隱患,減少設備故障次數,以確保設備和人員的本質化安全。
當然,建立切實有效的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設備一線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加強職工培訓,提高應急維修人員的技能水平,也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各單位、部門要通過制訂有效的過程控制方法和考核辦法,將激勵機制貫穿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推動設備管理工作向縱深發展。同時,各單位、部門要針對不同崗位、不同素質、不同技能水平的職工量身打造有特色的培訓方案,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學什么”的原則,增強培訓工作的實效性,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培訓工作,并通過改變授課形式和培訓方式,使職工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切實提升職工的技能水平。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在當前市場回暖的大背景下,我們全體本鋼人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氣和水滴石穿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確保穩定順行向設備管理要效益工作中,吹響沖鋒號角,全力打贏扭虧增效這場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