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車間小冷床旁,記者見到了棒型廠二車間的作業長龐智。交談中,記者了解到,3月19日,他與棒型廠四車間、六車間的部分職工到三區支援生產。工作節奏也由原來的四班三運轉變成了三班三倒。“廠里人手緊張,只要能多創效益,忙一點算不了什么!”龐智由衷地說道。轉崗支援以來,龐智和工友們自我加壓,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新崗位的工作內容,紛紛鉚足了勁抓緊生產。“上一班的產量達到了1030噸,按照這個進度,完成生產計劃沒有問題!”龐智自信滿滿地說道。
“咚咚……”運輸輥道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捆捆熱軋帶肋鋼筋源源不斷地送到陳興的眼前。站在成品收集區,陳興不停地拿著機器為鋼筋打上標識牌。陳興是中板廠精整車間的職工,這一次他也積極參與到棒型廠的跨廠生產工作來,被分配到棒型廠的精整車間,負責為棒材打標識牌。陳興說:“看到公司生產形勢好起來,我十分高興,跨廠支援能為公司創效作一點貢獻,累一點也沒什么。”
“從3月19日開始,我們已經開了8條線生產。”棒型廠廠長韋昇表示,目前,隨著國家關停中頻爐,打擊“地條鋼”力度的不斷加大,建筑材市場更加規范,經營形勢也出現好轉。對此,棒型廠抓住有利機遇,為公司多創效益。
2013年,棒型廠合并以來,通過自然減退,目前只具備6條生產線的生產人員,現階段多開了2條生產線,導致人員緊張。韋昇介紹,為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一方面根據柳鋼的統一安排,從中板廠、熱軋廠共調劑121名職工過來支援。另一方面,棒型廠內部充分挖掘人力資源潛力,將技術科、生產科、機動科的技術員補充到一線,參與生產。
由于勞動強度加大,職工的安全、設備的穩定運行是棒型廠關注的重點。為此,棒型廠積極做好形勢宣傳,加強職工的安全防護,強化安全監督管理。同時,該廠針對當前的陰雨潮濕天氣,通過勞動競賽、強化點檢維護等方式,提高設備的有效作業率。“目前,棒型廠8條線均生產正常、指標穩定,班產的達產率達到95%以上。”韋昇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