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本鋼銷售市場行采訪組深入本鋼集團汽車板的一些重點客戶,如一汽集團、一汽吉林汽車、華晨汽車、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大連奇瑞等汽車廠家進行實地采訪,真切感受到了當前汽車板生產技術和產品研發面臨的國內外激烈市場競爭和技術挑戰,尤其是在汽車板產品系列化和均質化、深加工與先期介入、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原創發明等方面的競爭和挑戰。
可以說,汽車板這一高端產品,考驗著鋼企深層次的競爭力。
作為制造汽車用主要材料,汽車板應具備很好的剛性、成形性、耐蝕性、焊接性等特點。近年來,隨著我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隨著節能、環保和輕量化成為對汽車的重要評價標準,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在安全、節能、耐用、外觀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對高強度汽車用鋼、表面處理鋼板和低碳超深沖鋼板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同時,為提高汽車防腐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汽車生產企業對鋼板表面質量、結構鋼純凈度和性能均勻度要求更高。這其中,為了減重節能而大量采用高強度鋼板和高強度變截面板,以及為提高耐蝕性而大量采用鍍鋅鋼板等已成為汽車板發展的主要方向。據國際鋼協未來鋼質汽車FSV項目預測,到2020年,抗拉強度在980MPa及以上高強度鋼將占整體車身用材的50%以上。
在這里,我們不妨借鑒一下瑞典鋼鐵公司的精品化發展戰略。在國際鋼鐵企業中,瑞典鋼鐵公司是一家“小”鋼鐵企業,但同時也是一家“大”鋼鐵企業。雖然其產能只有280萬噸左右,但在全球每年需求2500萬噸的高強鋼領域,瑞典鋼鐵公司一直占據著領先的品牌地位和市場份額。尤其是強度在1100MPa~1300MPa高強度結構鋼產品線上,其具備獨一無二的領先優勢。
究其根源,在地理位置和原料供給等方面并不具備多數鋼鐵企業優勢的瑞典鋼鐵公司,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的市場地位,與其專注的精品化和小眾化戰略有關。具體來講,瑞典鋼鐵公司結合自身優勢,只在高強度結構鋼領域深耕,并建立完善了高強汽車板解決方案體系,與下游客戶共同設計、研發汽車板產品,這也成為其他同類企業難以撼動其市場地位的主要原因。
我們眼下擁有的汽車板市場能否長期擁有?并且在自身產能不斷提升的前提下,能否繼續擴大市場份額,分享汽車板“盛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技術水平,取決于我們是否看準方向,以穩定的產品質量、優秀的服務能力和不斷拓展的超高強鋼品種,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優化汽車板“銷研產”全流程,有效提升汽車板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堅持問題導向,把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開展工作的最佳途徑和方法。采訪本鋼集團汽車板重點客戶,傾聽他們的心聲,進行客觀研判、分析,應該說隨著客戶和產品檔次的提升,本鋼集團汽車板的發展也或多或少暴露出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無論是明示的,還是潛在的、隱含的,客戶們呈現更多的是對加強全流程過程管控、嚴格把關產品出廠流程、保證產品質量與交貨期的要求,以及對重點品種質量穩步提升、EVI(材料先期介入)及技術服務能力持續提高、產品研發有序推進、體系能力及創新能力不斷深化的期望。
由此可見,鋼鐵企業分享汽車板“盛宴”,若想在其中享受“大餐”,就必須與中國汽車工業同步前行,必須緊跟汽車制造業的“換檔”步伐,對于市場的需求做到“有備而來”,尤其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研發設計、試驗驗證、工程集成和持續改進等體系,加快發展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系統控制、加工服務和專業化設計及相關定制等業務,促進產業鏈競爭力的同步提升。
我們很難預知,哪些產品會是下一個需求高漲的高端產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鋼鐵企業,只有不斷提高研發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增強科技原創能力,擁有市場認可度較高的拳頭產品,才能提高綜合競爭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對此,我們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