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報道稱,監管層已決策并部署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盲目地進行擴張,在鋼鐵、水泥、紡織、裝備制造等產業鏈整體“受限”情況下,不乏行業領軍企業積極變革業務模式,謀求產業的轉型升級,改革創新促發展,大膽試水行業外的賺錢之道。
2013年10月9日,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興鑄管”或“公司”,股票代碼:000778)公告稱,為盡快推動該項目的實施,新興鑄管在近期已與中鐵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鐵信托”)和上海新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新德股權投資”)簽訂了《有限合伙協議補充協議》及《合作協議》后,合伙設立的上海新德鑄商投資中心(簡稱“新德鑄商”)已于近日完成了工商登記。
上海新德鑄商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投委會已通過了關于希臘太陽能電站投資的決議,投資規模為26.5MW。目前13MW項目已經在股權變更中,還有13.5MW項目在洽談中。
有行業金牌分析師認為,新興鑄管投資的是太陽能電站,電站投資與一般的太陽能投資有區別,太陽能電站屬新能源新興產業,具有穩定的現金流,通過基金方式投資可以獲得較高的資本收益率。
產業轉型及調結構大背景下,新興鑄管的積極轉型謀發展,無疑是身處產能過剩漩渦中心產業的典型代表。
太陽能是未來能源發展方向巴菲特加碼注資太陽能
隨著世界能源日益緊缺和環保壓力的不斷增大,石油的枯竭幾乎像一個咒語,給人類帶來了不安。何為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者?各國都開始力推可再生能源,其中開發和利用太陽能已成為可再生能源中最炙熱的“新寵”。發展太陽能已成為能源革命的大勢所趨,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人類的太陽能時代已為時不遠了。太陽能最大的優勢是清潔,高效,而且永不枯竭。根據理論計算,全球太陽能輻射的總功率達到80萬億千瓦,相當于每秒鐘燃燒500萬噸標準煤,地球上每40分鐘的輻射能量就等于人類每年消耗能源的總和。
目前,全球的新能源發電成本還在相當程度上高于傳統能源的發電成本,其中太陽能發電成本仍是傳統能源的3-5倍。所以發達國家在積極尋找可替代能源的意愿推動下,紛紛頒布新能源上網電價補貼政策來吸引投資者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以期待規模化的市場終端投資能推動新能源發電設備生產的規模化和普及化,從而帶來生產成本上的降低和效率上的提高,以達到最終實現與傳統能源發電同網同價的目的。
太陽能的巨大“威力”早就被股神巴菲特收入囊中。巴菲特對新能源市場一直情有獨鐘,在太陽能行業處于低谷的時候,收購了許多太陽能項目。他認為,投資公用事業“不能致富,但可守財”,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此類企業盈利能力穩定。
在2013年巴菲特股東大會上,伯克希爾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芒格表示,伯克希爾能夠在太陽能行業有很好的表現,可以很有信心地預測,“未來在沙漠里的太陽能電廠發出的電會比住宅屋頂的電池板發的電更多。”據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的信息,巴菲特早在2011年就開始進軍投資新能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