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 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 處理好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防風險、控通脹的關系,實現穩增 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要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 金融形勢把握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堅持把支持實體經 濟恢復與可持續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綜合運用并創新多種貨幣 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效發揮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達性”,支持 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平穩發展。多渠道做好預期引 導工作,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 金融、科技和產業形成良性循環和三角互動,協調好本外幣政策,處 理好內外經濟平衡,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 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從疫情防控和經 濟發展實際出發,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平穩運行, 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促進貸款投放與市場主體 實際資金需求相匹配,使資金平穩有序地投向實體經濟,支持經濟增 長向潛在增速回歸。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體制機制,提升銀行服務 48 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通過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發放 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一系列政策,推 動金融體系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加強與財政部門有機協同,促進政 府債券順利發行,發揮與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等政策的合力。
二是積極發揮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的 牽引帶動作用,做好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繼續實施好 1 萬億元再貸款、 再貼現政策,在 3000 億元專項再貸款和 5000 億元再貸款、再貼現等 政策收官后,保持政策穩定性,對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受疫 情影響較重行業提供普惠性的、持續性的資金支持。積極推進兩個直 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保持就業 崗位基本穩定的普惠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強精準調控效果, 做好穩企業保就業工作。運用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切實 緩解小微企業還本付息壓力,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運用普惠小微 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解決小微企業缺乏抵押擔保的痛點,提高小 微企業信用貸款比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三是發揮貨幣信貸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務實 體經濟。進一步完善“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框架,建立健全銀行增 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的長效機制。長短兼顧、綜合施策,持續開展商 業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優化銀行內部信貸資源配 置和考核激勵。研究做好金融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持 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加快出臺商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辦法, 引導金融資源向鄉村振興領域集聚。推動制造業銀企對接,加大制造 49 業中長期融資支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 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 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四是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推動 LPR 改革,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于 8 月底基本完成存量浮動利 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用改革的辦法推 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發揮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規范 存款利率定價行為,維護公平定價秩序,督促金融機構嚴格落實明示 貸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深化匯率市場化改 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 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 支自動穩定器作用。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 上的基本穩定。加快發展外匯市場,為基于實需原則的進出口企業提 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引導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的財務理念,通過 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完善人 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礎設施,支持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 中的可自由使用。
五是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切實發揮好金融市場在穩增長、調結構、 促改革和防風險方面的作用。加強債券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 建設,以發展促創新,提升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制度建 設、完善債券市場管理制度,促進制度標準統一,提升債券市場效率; 50 支持民營企業發行債券融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完善債券違 約風險防范和處置機制。加強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統籌監管與互聯互通, 推進托管行與交易報告庫建設,確保金融市場安全整體穩定和高效運 行。積極穩妥推動債券市場制度性、系統性開放,引入更多中長期投 資者。
六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 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繼續深化開發性、 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嚴格業務邊界,強化審慎監管,充分發揮開發 性、政策性金融在支持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以強化 公司治理機制為核心,持續深化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企業改革,規范 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與管理層關系,完善經營授權制度,形成 有效的決策、執行、制衡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
七是繼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確保風險總體可控、 持續收斂,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在鞏固攻堅戰取得的 階段性成果基礎上,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 彈”的基本方針和政策,統籌考慮宏觀經濟形勢新變化,把握好抗擊 疫情、恢復經濟和防控風險之間的關系,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任務, 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支持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多 渠道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增強金融機構的 穩健性。(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