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穩樓市”,各地積極落實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收儲存量土地及商品房等增量政策,研究推出特色金融產品等創新舉措。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共出臺超170條房地產相關政策。其中,有超過60條在全國兩會后出臺。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當前“穩樓市”政策儲備充足,增量政策有進一步落地空間,將為房地產市場持續向好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增量政策陸續落地
“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是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過程中的重要增量政策,在近期得到各地的大力落實。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3月下旬印發的《湖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用好用足房地產調控政策工具箱,優化現房銷售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市州利用專項債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江蘇省日前表態,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力實施城中村改造”的決策部署。具體來看,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路宏偉在日前舉行的江蘇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對于城中村改造工作,將“聚焦群眾期盼,優化安置方式。積極通過收購存量住房方式籌集安置房源,鼓勵房票安置”。
此外,還有多個地區正在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探索建立房票制度。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近日印發的《關于規范城市更新實施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項目補償安置多元化路徑。
“近期各地在城中村改造等方面持續推進房票等政策,為后續購房需求潛力挖掘打下基礎,將有力促進房地產交易市場向好發展。”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日前公布的《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細化政策舉措》明確,擴大住房公積金提取范圍,實施差異化購房信貸支持政策,全面放開異地貸款、“商轉公”。
嚴躍進認為,一季度各類增量政策進一步落地,增強了購房者的入市信心。未來,各類既有的政策將繼續發揮效應,疊加房價止跌回穩的態勢顯現,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提振購房者信心。
未來政策空間充足
政策發力下,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得到鞏固。3月份各線城市“小陽春”態勢明顯。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在全國50個樣本城市中,一線、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月份環比增速分別為111%、101%和67%。
“近期地方層面持續從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等方面優化樓市政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購房需求的釋放。接下來,各地‘穩樓市’政策將進一步落地。”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近期地方推出的特色化金融產品、共有產權商品房等新型舉措也給其他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
南京市近日提出支持住房消費的七個方面政策舉措中,就包含支持青年置業的“鑫青貸”特色金融產品。據悉,“鑫青貸”引導商業銀行針對性推出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寬期限的特色化金融產品,有效降低了45歲以下青年人的購買商品住房門檻。
嚴躍進表示,部分城市創新推出的“低月供”特色金融產品,有助于提高購房者入市積極性,進一步打通了市場堵點,也為其他地區后續在房貸等方面的政策優化帶來了啟示。
“未來房地產相關政策在創新去庫存手段、擴大‘好房子’項目的范圍等方面還有政策空間。”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在去庫存方面,下一步可以將企業宿舍、學生宿舍作為存量房收儲后的新用途大力推廣,并積極探索片區內項目間、片區間資源統籌的資金平衡模式。在“好房子”建設方面,除了繼續增加優質地塊供應外,還應完善配套、補上短板、調整規劃指標、強化社區功能和服務等,讓存量項目成為“好房子”。
在李宇嘉看來,激活“買一賣一”的循環鏈條是今年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政策重點之一。通過將新房打造為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好房子”,推進老舊小區等二手房的改造和補短板,并強化中介、開發商、銀行之間的合作,將有助于打通新房和二手房的循環,充分釋放住房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