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惠企利民有關情況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在會上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加強支付市場建設,不斷豐富支付服務供給、注重提升支付服務質效、持續優化支付基礎設施、穩步推進支付市場開放,在推動支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引導支付服務主體積極承擔服務實體經濟的社會責任。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央行會同銀保監會等部門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及時出臺金融支持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加大減費讓利力度。據范一飛介紹,2020年,銀行業減費讓利3568億元,較2019年增加40%,與降低利率、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相配合,完成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支付行業各方優化支付服務供給,采取減免商戶手續費等措施,向實體經濟讓利超過百億元。當前我國支付市場競爭充分,近年來支付行業持續讓利,支付手續費總體低于國際水平。
“支付產業發展速度是很快的,近年來保持50%以上的增長率。”范一飛表示,針對發展中出現的壟斷、資本無序擴張等行為,央行也在陸續開展工作。特別是前幾年成立了網聯公司,對支付備付金進行管理,這對扭轉支付市場出現的情況起到一定作用。
范一飛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推動支付市場更好更快發展,同時針對支付市場出現的不規范行為,持續予以規范。
范一飛強調,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我們可以通過完善頂層制度設計,來引導支付機構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真正地回饋小額、便民支付本源,糾正市場壟斷等不正當行為,更好地發揮清算機構的作用,逐步形成網絡支付等各個場景下行業協調、可持續的定價體系,加快支付服務供給結構性改革,優化牌照資源的管理,推動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