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天鋼集團天鐵公司燒結廠改造完成的燒結礦一皮帶系統試車。經過取樣試驗對比,改造后的燒結礦返礦率降低3.66%,為燒結礦質量提升提供了保障。同時,該系統還可以在遇到堵漏子等問題時相互切換使用漏子,避免停機處理,提高生產效率,為生產提供保障。
燒結礦一皮帶是燒結系統通往六高爐系統的最后一條皮帶,一皮帶機尾礦倉與高爐皮帶落差有16米,由于落差較高,燒結礦破碎較多,導致返礦量增多。為進一步提升燒結礦質量,該廠組織攻關小組解決減少返礦量的問題。燒結礦一皮帶漏斗改造被列入重要改造項目之一。經研究,攻關小組發現,可以通過降低漏子坡度,讓燒結礦由“瀑布”變成“滑梯”,減輕燒結礦的落差高度,從而解決燒結礦破碎問題,保證燒結礦粒度。
改造項目要在狹小空間進行,不具備吊車作業條件,沒有備件材料,改造現場環境復雜,而且上下隔著樓板對接下料口精確度要求較高。于是,技改小組成員用鋼釬、大錘、風鎬打出安裝口和吊裝口;為節約材料,總重十幾噸的材料全部利用廢舊物資現場拼接,大家從廢舊材料中找來鐵板、管道,制作成漏子和筒倉;安裝時,他們使用6個倒鏈,一邊制作,一邊利用倒鏈交替著移位、安裝,最終將鋼結構件安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