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來,經過持續努力,馬鋼集團二鋼軋連鑄分廠降低動力消耗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分廠水電風氣介質消耗下降明顯,降本增效的效果十分顯著。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持續挖潛,該分廠成本結構中占大頭的鋼水消耗、耐輔材和設備費用的下降空間已經非常狹小。而鐵水配給不足的窘境更阻絕了該分廠依靠規模效益降本的路徑。該分廠主管技術的副廠長喻盛建經過慎重思考后,將降本關注方向瞄準到動力成本有效降低上。2013年初,該分廠組織動力消耗攻關組,在對動力成本結構中的水、電、風、氣的精心統籌分析和前期的反復摸排和專題會的論證后,喻盛建認為分廠動力成本中的煤氣消耗和水、電消耗仍有部分下降的空間。
隨后,該分廠對4臺連鑄機的水電風氣調試數據找“基點”,根據產量實際分配,合理控制煤氣消耗,力爭煤氣消耗達到低于BOM(物料清單)計劃指標;自煤氣消耗達到攻關要求后,再通過工藝優化將水、電消耗控制在BOM計劃以下。
2013年初至2013年11月份,攻關組聯手總廠設備保障部和能介車間,采取先測試觀察,后科學調整鋼包和中包在線烘烤時間的方案,將鋼包在線烘烤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中包在線采取先按工藝要求烘烤,后采取小火保溫的方法,避免了長時間的煤氣空燒浪費現象。
此外,為了增強職工降本增效的責任意識,該分廠出臺煤氣烘烤的相關操作規程,使職工們養成良好的標準化執行習慣。
由于措施到位,煤氣成本節約的效果非常理想,煤氣消耗呈直線下降趨勢,煤氣由攻關前的平均超BOM計劃1.0元/噸鋼,降低到低于BOM計劃0.8元/噸鋼左右,并穩穩鎖定在這個水平線上,僅此一年就節約煤氣消耗近160萬元。該分廠水和電消耗也由超BOM計劃0.20元/噸和0.8元/噸,下降到低于BOM計劃0.15元/噸和0.6元/噸,預計由此產生的年經濟效益在15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