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從鞍鋼集團攀鋼獲悉,攀鋼礦業公司礦研院與外部單位聯合開展的攀西釩鈦磁鐵礦伴生鈷資源回收實驗室試驗研究取得較好效果,有望在今年內實現鈷資源高效回收。
鈷因具有很好的耐高溫、耐腐蝕和磁性,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機械制造、電氣電子、化學、陶瓷等工業領域,是制造高溫合金、硬質合金、陶瓷顏料、催化劑、電池的重要原料之一。它是一種非常稀缺的小金屬資源,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攀鋼礦業公司選鈦生產線在高效回收鈦精礦時得到副產品硫鈷精礦,但其中鈷的含量較低。一直以來,硫精礦產品在售賣時,并未對其中的鈷進行計價,影響企業效益。為高效回收鈷資源,多年來,攀鋼礦業公司持續展開科技攻關。2021年,該礦研院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合作,開展了“攀西釩鈦磁鐵礦伴生鈷資源回收技術研究”項目攻關。經過反復試驗研究,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白馬礦區釩鈦磁鐵礦伴生鈷資源高效回收技術。
該項技術研究取得歷史性突破,豐富了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的產品結構,為攀枝花礦業經濟產業鏈延伸提供了重要對技術支撐。目前,攀鋼研發團隊在做好技術保護的同時,抓緊進行硫鈷分離生產示范線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爭取盡快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據了解,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遠景儲量高達100億噸以上,不僅是重要的鐵礦資源,而且是釩、鈦、鉻資源的主要載體,是鋼鐵、釩鈦等金屬的重要原料,且伴生可觀的硫化物、鉑族元素、稀土元素和稀散元素等,其中鈷金屬資源量有90余萬噸。